王西岳
河北中沧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含有较多的作业流程和检测任务。相关单位管理人员,应结合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具体情况,加强技术升级,合理开展检测管理工作,减少技术违规事件发生,有效保障地基基础检测品质,保障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为此,加强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有效性,保障其检测质量,较为关键。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优化对策
1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1.1载荷试验方式
通过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进行载荷试验,其结果能够有效反映出地基的承载能力,载荷试验是现阶段最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之一,其主要应用于地基检测和基桩检测工作,结合试验结果评估地基承载力和基桩承载力,并对比施工前数据和外载荷数据,直观看到在重载荷作用之下,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和基桩承载能力变化,分析数值变化情况,采用针对性措施,全面把控地基基础建设质量。
1.2高应变检测方式
高应变检测方式可以完善并补充载荷试验内容,检测桩身承载力结果准确,检测效率较高。高应变法对于预制桩基础检测,应用打桩监管控制功能,通过静载试验检测桩身的应变力,检查桩身锤击承受力以及完整程度等,结合检测数据来判断桩基础尺寸,选择适合的建筑工艺,科学设定参数。此种检测方式要求操作人员专业能力强,可以熟练操作设备,准确设置相关参数。在检测过程中,还应注意桩基随机性问题,保障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可以有效开展。
1.3低应变检测方式
低应变检测方式主要针对复合型竖向增强体和基桩的桩身检测,通过利用反射波科学检测地基基础桩身结构,于建筑基桩的顶部进行竖向激振,桩基结构会四处传播弹性波,如传播过程中桩身存在离析或端庄问题,则反射波波形和幅度差异明显,传播时间也不同,有效识别反射信息之后,按照数据信息断定地基桩身的缺陷程度,从而查找地基基础问题。此种技术以反射波为媒介,结合地质资料以及工作人员专业经验,来确定桩身是否完整。低应变检测方式对于地基基础检测,具有较强便捷性,检测结果稳定,受到建筑工程人员的广泛青睐。结合桩身波速值的不同,观察应力波反应,判断地基建设实际情况。在保障检测仪器运营正常情况下,模拟化应用检测技术,选择不同桩身开展检测工作,为数据准确性提供数据支撑。在应用低应变法过程中,需关注地基平均值,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不同桩型所应用的工艺不同,反射波反应也不尽相同,确定反射信号之后,应至少选择五根桩身,测定波速值,计算平均值,综合考虑并分析成桩工艺、桩型实测数据以及混凝土强度值等信息。
1.4声波透射检测方式
应用声波透射方式检测基桩,按照声波显示,分析基桩所存在的缺陷。在此过程中,应用声波透射方式可以直接显示出桩身问题,并及时纠正问题,保障施工质量。如果忽视桩身问题,则在后续建设环节中,由于桩身承受力与预期设计承受数值不符,达不到建筑标准,则可能导致整个建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按照国家建筑工程检测相关标准要求,应用专业性检测仪器检测基桩,准确记录各项数据,搜集并整理数据内容,并构建曲线图,直观呈现数据信息。声波透射检测方式应用局限性较小,操作比较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检测中。特别在建筑项目混凝土作业过程中,应用此检测方式,可以判断声测管设置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准确检测基桩各项数据,声测管设置需水平,上下部结实绑扎管,确保检测信号稳定,传输质量高,从而为基桩检测提供技术保障。
1.5钻芯检测方式
钻芯检测方式主要启发于地质钻探工作,按照地基基础检测要求及标准进行合理的改良和完善,在应用检测技术前,使用钻机开钻桩身,进行取样检测,结合芯样检测桩身的具体强度,检测所取样桩身的缺陷,直观桩身外观,检测桩身强度,并进行桩身的抗压强度实验,通过实验所得出的数据准确度较高,可以作为评估桩身质量依据。
1.6基准桩检测方式
应用静载试验方式检测地基基准桩,应全面考虑建设基础信息,应用建筑工程数据信息检测桩基,利用辅助手段,使用小型钢桩于地基下方做好辅助,打好基础,保障检测过程中设备设置稳定。所选择的基准桩在强度上有一定要求,其一端被固定于梁端处,从而保护基准梁,避免因温度或震动对地基基础产生影响。在夜间工作中,需注意大功率的照明工具导致的局部照射温度过高,基准梁可能被烘烤变形,在白天作业中,需避免太阳光的直射。检测基准桩对于地基基础检测信息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2提升地基基础检测运作稳定性的优化措施
2.1增强检测专业性
加强地基基础工程检测规范性内容建设,保障检测工作的专业性,为检测工作提供指导方向,以此保障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全面性,便于借助检测结果,完成相关工作。为此,检测单位应加强检测工作专业体系的建设工作,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制定有序的工作规章,便于在竞争环境中展现自身工作优势,以检测品质争取市场份额,建设自身单位在社会的认可度,作为企业发展关键措施。
2.2建设统一性检测标准
政府针对基础检测单位,应加强宏观统筹管理,提升检测单位的工作标准,制定相应的检测法律内容,为检测工作建设法制标准。在发生工程品质、安全事故等问题时,有效完成归责工作,确定责任主体,为工程建设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为此,政府应建设专门管理单位,系统性制定检测工作标准流程。在检测单位日常运作期间,融合有效检测规范性内容,提升检测行为的标准性,建设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促进检测单位获得有序发展的源动力。
2.3加强检测监管
针对检测单位的工作程序,添加监督机制,以期缓解监测单位与建筑方之间的矛盾问题。相关单位应针对检测工作加强监管力度,提升检测资源的合理性,明确指定检测单位与建筑方之间的责任归属内容,提升双方工作信任,保障检测品质。
2.4加强检测设备先进性建设
检测单位应结合工作需求,完成先进性检测设备的有序引进,借助科学技术提升检测效率,保障检测结果的完整性,使其检测结果具备应用价值。为此,建设检测设备的应用性能较为关键。选进的检测设备有助于高效完成恶劣环境中的基础工程检测工作,赢取建筑方的检测信任。在此基础上,地基基础工程在检测期间,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素养,减少检测工作作弊、数据伪造等情况发生,保障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提升检测工艺与流程的创新性,认知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发挥检测工作价值,有序保障建筑工程地基安全性,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3结语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发展迅猛,地基基础的建设情况关系着整个建筑物质量,加强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为建筑施工提供前提保障。考虑检测工作繁杂行,在开展各项工作时,需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检测措施,做好检测方案,并全面落实检测制度。按照设计图纸及安全标准,加强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完善检测功能,高标准执行检测工作,提升检测数据准确度,保障地基基础检测结果无误,为后续建筑程序提供依据支撑。
参考文献
[1]郅立员,谷立强,白立朋.建筑工程地基检测技术要点分析及优化对策[J].中国建材科技,2018,27(02):5+8.
[2]谢如宁,王中委.建筑工程地基检测技术要点分析及优化对策[J].四川水泥,2018(04):134.
[3]高承成,徐莉华.建筑工程地基检测技术要点及优化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7):68-69.
[4]梁炳墙.建筑工程地基检测技术要点分析及优化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4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