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期   作者:赵学娟
[导读]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装配式建筑因其诸多优势而受到各建筑企业的推崇。

        赵学娟
        身份证号:3701241993120725**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装配式建筑因其诸多优势而受到各建筑企业的推崇。与传统的施工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受外界干扰较小,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材料和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保持施工的综合效益。而且,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运用分析
前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对工程质量、施工企业的效益和信誉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预制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减少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支出和人员财产的浪费,帮助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稳步发展,新型装配式建筑工程模式逐渐出现在城市建设中。这种建筑模式和传统的建筑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将材料和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处理、搅拌、浇筑和砌筑,形成完整的建筑结构。这种施工方法工期长,施工过程工作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员和机械设备,会增加项目的施工成本。模块化建筑的设计标准和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特征明显。由于一般构件通常是在装配施工中安装施工,设计标准化程度高,所用构件的质量控制效果高。同时,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构件信息、施工过程信息和质量信息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进行传输和管理,使项目管理更加信息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在当今社会,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受到了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赞扬。
2.预制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2.1缩短工期
         过去通常需要1 ~ 2个月进行窗洞施工处理、防水处理和分格合拢作业。然而,预制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改变建筑工程领域耗时的局面。比如在预制墙板时预留防腐木砖,可以在主体结构封顶时及时封闭外围,从而缩短工期。
2.2降低工程成本,节约施工资源
         装配式建筑施工涉及到相关配件的工厂提前集约化生产,员工熟练生产相关配件可以大大提高预制阶段的生产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节约项目的施工资源。而且在装配式施工项目中,施工相关预配件的提前管理可以严格控制所用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消耗。然而,装配技术在装配楼施工中的应用需要的人力物力较少,施工周期也很短,因此相关费用和成本必然会降低。
2.3提高管理效率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期内,湿作业的数量在急剧减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进行交叉作业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施工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施工时间,还可以保证工作量的提高,最终加快管理效率。
2.4绿色环保
         与传统建筑相比,预制建筑消耗的能源和材料更少,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形成和建筑污水的排放,以及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和有害气体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小。同时施工技术应用相对集中,符合降耗减排、绿色环保等现代建筑理念的要求。另外,无论是建筑墙体结构材料还是室内装修材料,装配式建筑都是绿色环保的材料。建筑外墙的工业化生产有效保证了其质量,通过科学的加工改造,还能保证建筑的色彩长期不褪色。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3.1预制叠合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在预制叠合板的安装和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按照施工工艺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控制,确保符合我国相关规范的要求。

在施工操作过程中,确保预制叠合板与操作层的距离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定位准确,根据施工要求调整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方向,控制施工误差。为了避免预制挂板安装过程中的碰撞,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预制叠合板,防止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同时,为了控制预制复合板吊装安装的紧密性,可以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对安装过程进行适当的控制。吊装时应在底部设置临时支撑,临时支撑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150mm左右。吊装作业完成后,临时支架将逐步拆除。另外,在双层结构的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科学设置,以保证有效施工。上层预制叠合板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施工48小时后测试混凝土强度。如果混凝土强度能达到要求的70%以上,可以逐步拆除下一个支架,以保证预制叠合板的安装质量。
3.2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建筑配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研究了预制剪力墙与现浇剪力墙之间的装配稳定性。通过研究发现,预制剪力墙由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组成,预制剪力墙与现浇剪力墙之间的连接会形成侧向抗力和竖向承重两大承重力,使这种建筑结构的强度得到了提高[4],能够有效抵御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尤其是高层建筑。预制内剪力墙的安装分为安装前、安装中、安装后三个步骤。首先,安装前要核对图纸,确认钢筋数量,确认连接点等。并彻底清洁安装位置,以确保预制件安装位置不受其他杂物的干扰。其次,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配备一些专业的吊索来提升预制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起吊重心的稳定性。当预制构件到达合理位置时,可以在工人的指导下降低到固定位置。最后,预制构件安装完毕后,要立即斜撑墙体,并仔细检查整个墙体的平整度和稳定性。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调整。此外,预制构件之间的接缝缝隙应及时密封,预制剪力墙安装后可通过灌浆连接。
3.3 BIM技术的应用管理
         传统二维状态下的CAD设计存在很大的错误概率,比如专业之间的冲突,但是现有的问题有一半在后续的构建中暴露出来。如果当时立即返工,不仅会延误施工进度,还会增加工程成本。随着BIM技术的应用,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各专业可以顺利协同工作,各专业可以利用数据共享来协调设计,可以有效解决专业之间的冲突。
3.4预制构件吊装
         (1)创建完善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分析系统。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施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施工前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项目施工定量和定性分析体系,并在该体系的规范下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分。(2)塔吊提升装置辅助措施。预制构件体积庞大,对塔吊提升装置的辅助措施有严格要求。
3.5预制窗施工技术
         预制窗施工技术将使用螺栓、吊耳等设备,该技术依靠预留螺母的连接来提高整体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应在相应的位置连接窗构件,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窗户的方向,使窗户螺栓能够插入墙板,有效提高建筑质量。浮窗上的吊耳、螺栓和预留螺母用于连接。连接后,根据位置线将浮动窗移离工作面300 mm,然后慢慢放好。将浮动窗的螺栓调整到穿墙孔时,将定制好的U型水平卡扣措施放在浮动窗上,然后用滑绳拉动浮动窗,使螺栓能够插入墙板的连接孔中。
结论:总之,在我国工程产业的发展中,建筑模式和产业产业化的主要发展路径是推广装配式建筑模式。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采用综合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建筑安装的协调效果,优化建筑功能,为建筑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未来我国部分常规建筑可以采用组装模式,可以释放构件的生产过程,提高项目施工效率,降低现场控制难度,保证建筑施工现代化管控责任的落实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启良.住宅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9.
         [2]鲍振堂.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20,(31):290.
         [3]王敬.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08):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