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怀伟
身份证号:2206221986071035**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原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基础上,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改进,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又称框架剪力墙结构。具体而言,在框架结构上方合理布置多个短肢剪力墙,形成灵活系统的建筑空间,以满足多样化的建筑需求,具有较强的抵抗平面荷载的能力。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技术规范,加强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前言:为了满足建筑本身的功能,施工应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加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了解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优势,提高专业技能,保证建筑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特点可以体现在应力、抗震和刚度等方面。受力特征主要是因为属于梁柱框架,所以必须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而且由于属于悬臂梁-柱,内部处于空腹状态,在一定压力下,非常容易弯曲或变形。当变形发生时,通常按照弯曲剪切类型呈现。抗震特性主要是由于其抗震等级,需要由相关部门的标准和设计规定来确定,剪力墙与框架的刚度比是为了保证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效果而设计的。刚度的特点是在应力特性的作用下,框架的实际刚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刚度的实际影响,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抗震处理。
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缺点
凡事有利有弊,框剪也不例外,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多缺点,例如,由于建设项目中实体数量大,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和钢筋来完成施工。其次,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复杂,由不同的几何形状组成,空间大小不同,相互开放。此外,建筑数量越多,结构设计越复杂,楼梯和电梯越多,各种三维造型也越多。相对而言,结构施工界面尺寸越大,施工难度越大。最后,建设项目工期比较紧,施工工作量很大。因此,如果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建设单位和参与单位需要相互协调和沟通,共同推进建设。
3、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3.1放线测量技术
在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业的前期,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放线测量作业。测量过程以建筑工程设计图纸为依据,严格遵循工程施工标准的要求。同时,在测量中采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保证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测量误差能够有效减小。本工程在测量过程中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测量工具,借助测量工具建立放线测量的轴线控制网,同时标注具体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放线测量结果进行反复检查,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放线测量的精度。通过放线测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施工质量。
3.2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尤其是一些高层建筑,往往会出现转换层,两层之间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意味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这也是施工的重点,如何有效地将两者联系起来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对转换层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控制在0.7~1.8m之间,宽度控制在8.6m以下,施工中的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和钢筋,需要大量的材料。作为相关施工人员,要合理安排钢筋和混凝土的布置,密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合适的密度对施工更有帮助。最后,主要针对工程恢复墙荷载力的控制,需要
控制好荷载力的大小,不要因为荷载力过大而出现一系列的安全事故,为相关的作业人员提供有效地保障。
3.3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是钢筋,因此钢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箍筋架固定,然后用套模固定钢筋,避免位移,严格审查施工标准,需要焊接钢筋,在此过程中,大直径钢筋应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小直径钢筋应采用绑扎搭接接头连接。
至于连接,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钢筋的间距,精确控制,防止与箍筋加密区混淆。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必须按照科学的原则来设置梁柱节点的顺序和位置。因此,在施工初期,要控制施工图纸的质量,明确不同规格钢筋的焊接位置,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3.4混凝土裂缝的施工要点
为了控制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有必要减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发生。首先,设计人员需要科学选择施工原材料,然后优化原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科学控制混凝土的单方面水泥用量,避免添加微膨胀剂,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很大损害。混凝土浇筑温度保持在30,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板梁分开浇筑,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做好后期混凝土养护工作。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3.5模板施工技术
在建筑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尤为关键,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首先,在支撑阶段的施工中,必须控制控制区域内模板的位移在3毫米以内,以保证混凝土墙的高度相同,为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做好墙体施工质量,水泥砂浆地垫在墙体根部施工,厚度控制在15cm以内。如果钢筋外露,工人需要及时填充水泥浆,以消除安全隐患。在模板支架中,明确定义了外阴角膜的位置。不同的最后一班施工工艺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有秩序地遵循施工过程,确保模板能有效封闭,避免出现缝隙,留下质量问题。为了有效避免安装无排卵角膜时的倾倒现象,施工人员可以对角膜和钢筋进行加固,以避免角膜之间的间隙,提高施工质量。其次,在脱模阶段,根据施工工艺也是按同样的顺序进行拆除。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测试混凝土浇筑强度。后续施工必须达到1.2MPa后才能进行,以保证拆除时不损坏混凝土表面。
3.6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施工技术。因此,通常采取三种措施来提高其抗震性能:1)建立构造柱和支撑柱。通常,在抗震能力较弱或容易开裂的区域,如转角、墙端、十字或丁字接头等,会设置相应高度和体积的构造柱。2)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和系杆。在建筑墙体的高处,经常会出现钢筋混凝土裂缝。此时,可以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和系杆,将整个混凝土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加其密度,减少其裂缝,提高混凝土的刚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增加其抗震能力。3)生根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构造柱、支撑柱、现浇钢筋混凝土带、系杆等辅助支撑工程应与主体混凝土工程相衔接,以提高这些辅助工程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增强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4)提前预留孔洞。在内墙放置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孔洞应提前预留,完工后应避免凿洞。这样既能节省材料,又能保证精度。当然,随着建筑工程结构性能要求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需要更加精确、先进和实用。我们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加强沟通和研究。通过这些技术,可以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促进整个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结论: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承载力更大、施工难度更低、施工灵活性更强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优势,该技术已成为现代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能有效地促进工程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仿.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
[2]付光禧.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01).
[3]王雪.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19,50(0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