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期   作者:张学明
[导读]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张学明
        湖州市南浔创业测绘与土地规划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9
        摘要: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地下管线普查技术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管线普查相关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关键词: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应用
        1 地下管线普查内容
        全面普查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现状,获取准确的管线数据,掌握地下管线的基础信息情况。基础信息普查应重点掌握地下管线的种类、数量、功能属性、材质、管径、平面位置、埋设方式、埋深、高程、走向、连接方式、权属单位、建设时间、运行时间、管线特征、沿线地形以及相关场站等信息。管线探测由相关专业技术单位进行,其程序和成果确保符合相关规范标准。
        开展事故隐患排查。事故隐患排查应全面摸清存在的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特别是要查清重大事故隐患包括:隐患地点、隐患类别、隐患部位、隐患描述、责任单位、责任人、是否有安全标识、是否采取整改措施等。事故隐患排查由管线权属单位根据行业标准及其相关规定进行,并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2 地下管线普查要求
        一是明确责任,协调联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管线权属单位按照工作分工要求,明确领导、落实专人、积极配合,及时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确保此项工作圆满完成。牵头部门负责普查工作的综合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做好基础信息普查工作,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和地方普查标准规范,按照相关技术规程进行探测、补测,做好普查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成果验收,按照工作要求将普查成果统--报送到牵头部门。涉及国家秘密的地下管线信息,要严格按照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
        二是遵循标准,确保质量。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住建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手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城市测量规范》《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执行,确保普查成果的准确、系统和完整。
        3 地下管线探测的作业流程及方法
        地下管线的探测工作主要包含管线探查和管线测量。
        3.1 地下管线探查方法
        (1)明显管线点探查
        明显点探查即对测区内各类地下管线专用的检修井、出露地表的管线点及与管线相连的附属物、建(构)筑物等明显管线点进行探查。排水一般利用L尺量取管径和深度,部分地方直接下井量测;通信类窨井直接下井量测、记录;给水检修井采用经检验合格的钢尺直接量测,部分杂物填埋采用钢钎直接扎到管顶量测埋深;对被埋的各种窨井盖、较浅的易开挖的井盖进行开挖、开井量测,对于硬质路面或是不易开挖的井盖与权属单位进行核实并进行测量。各类管线通过明显点探查,确定了必须用仪器探查的管线段,为下一步仪器探查奠定基础。
        (2)隐蔽管线点探查
        根据实际情况,各类管线探查方法如下:
        1)金属管道的探查
        金属管线的探查一般根据管线的材质、类型等因素确定探查方法,金属管线的探查法主要有直接法、夹钳法、感应法等。探查时从已知点处施加信号,在管线单一、干扰较小的条件下,采用感应法或直接法探测;在管线敷设密集地段,采用直接连接方式施加信号,在无法连接时,采用旁侧感应法、水平压线法等以减弱旁侧管线的干扰。
        2)通信、电力电缆的探查
        由于通信、电力电缆实地人孔、手孔或出露点较多,具备了使用夹钳激发信号的条件,因此,此类管线的信号激发方式主要采用夹钳法,部分条件不具备地段采用感应法。定位、定深时根据被夹电缆在管组中的实际位置校正到管组中心位置及外顶埋深。
        3)非金属管线及预埋空管的探查
        非金属管线一般采用实地调查、示踪法、地质雷达等方法进行探测。一般污水管线埋深较大但检修井较多,通常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确定。通信、电力等预埋空管,通常套管内穿有铁丝或保护材料本身为金属套管,因此,可通过对内示踪线或金属套管施加信号采用电磁法探测。对于给水材质为PE或PVC的非金属管线,一般以调查为主,可邀请权属单位进行指认,有钎探、开挖条件的进行钎探、开挖验证。


        3.2 地下管线测量方法
        地下管线测量主要利用全站仪、经纬仪、GPS等测量仪器进行全野外数字化测量,获得管线点的平面、高程位置。
        3.3 数据入库处理及图形编绘
        1)数据建库
        将质检合格的外业数据录入计算机中形成探测总库和测量总库,利用入库软件进行初步检查修改后,将通过入库检查的探测数据库转换为管线点属性表和管线线属性表,并将测量数据库中的平面坐标和地面高程数据按照点号一致原则添加到管线点属性表中。
        2)数据检查
        数据检查主要包括数据库检查和成图检查,由外业作业人员和质检人员对入库后的管线点属性表和管线线属性表以及成图后的图面和属性值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将各探测组的数据库合并形成项目数据总库,最后进行成图检查和数据库检查。
        3)管线图编绘
        将外业测量数据数字化成图,按照《技术设计书》和管线测量相关标准对管线图形文件进行编辑,注记的各种文字、数据原则上不得压盖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符号,地形图中与管线重复的内容要删除。非普查区、预留口、盖堵、进水口、出水口、雨篦图例均按照实地方向进行旋转。在管线复杂、管线点注记密集时,可择要保留注记,注记编辑完成后进行检查,无误后利用绘图仪输出管线图成果。
        4)成果编制
        对所有成果进行整理编制、装订成册,并编写制表说明、目录,将管线数据检查合格的管线点属性表和管线线属性表处理成符合《技术设计书》和管线测量相关标准要求的最终系统数据。
        4 改进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技术方法的有效措施
        4.1 加强专业化的地下管线的信息化管理
        前文提到,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地下管线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不到位。因此,提高对城市地下管线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地下管线的信息数据库,能够很好的检测城市内部的地理信息,并且还可以促进地下管线的有效管理。此外,要想保证城市内部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更好的发挥作用,还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管理的力度和水平。
        4.2 培养地下管线探测专业人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也不例外。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激励他们积极寻找更加精确高效的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的方法,开发出效率更高的探测设备。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地下管线探测人员的技术培训,让他们更新观念,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探测技术和水平,更好的为地下管线探测工作服务。
        4.3 探测结果做规范处理
        为了给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准确的地下管线探测报告,这就要求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的结果要准确无误。这就要求地下管线探测工作者具备相关的结果处理技能,按照合理科学的程序进行处理。处理数据时地下管线探测工作者要秉承严谨科学的态度,并且还要符合科学探测的规范要求,对监测结果进行有效处理。
        4.4 加强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设备辅助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城市相关的地下管线工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地下管线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的地下管线探测工作者开展科学合理的探测工作,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因此,相关的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人员就要采用高效的探测方式,还要一些相关设备的支持和辅助,通过这些设备的帮助,能够让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发挥的空间更加广阔,更好的检测地下管线的安全性。例如,结合机器人技术与相关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以机器人为检验平台,可以对检测的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更好的为地下管线探测人员提供帮助。相关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人员要加强相关检测技术的辅助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更好的为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保驾护航,减少地下管线发生作用时发生的意外,促进地下管线正常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也就会出现许多矛盾,地下管线的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问题,需要得到相关检测技术人员的重点关注。因此,在开展地下管线探测工作时,探测人员要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也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而可以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方法,建立完善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体系,为城市日后的健康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沛针.基于复杂条件下地下管线探测模拟方法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243-244.
        [2]易琨,黄洪海,阮倩.城市高危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比较研究[J].建筑工人,2019,40(09):3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