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飞
身份证号码:21078119900802****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工业化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各界都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步形成一种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优化效应。在新的形势下,许多先进的理念已经融入到环境保护的发展中,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应该在公众的广泛关注下逐步完善。环保部门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保护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对策
1环评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1项目建设势头高涨,容易忽略合规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旺盛,建设项目发展迅速。施工单位通常渴望成功。他们往往考虑尽快完成主体工程以达到经济生产指标,而忽视环保措施的具体落实。他们通常是“为批准而批准”。匆忙超标,擅自建造,很容易使环境保护措施“陷入空白”,环境影响评价变得更为困难,为了“空中楼阁”,或极不看重环评工作,认为施工后可立即开工。项目审批或备案完成后,极大地缩短了环评工作时间,导致最终获得环评批复,只能使“未批先建”成为事实,给建设单位的环境风险管理留下重大漏洞。
1.2批建不符,致难以通过环保验收
为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提高环评报告和审批要求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简化了环评文件的审批,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审批时间转为开工前。但部分项目处于紧急建设阶段,在可研阶段仍处于报批阶段,导致后期建设内容或措施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环评重大变更手续未及时落实,导致批量建设严重不符合要求;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审通过率,环评编制单位在编制过程中忽视了现实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提出最高标准的环保设施措施,从而导致建设工程因未能达到最高标准的要求而无法完成验收。
1.3对下达政策未正确认识,潜意识放松了环评管理
随着简政放权管理的深入,只注重生产,不重视环评的施工方,可能会听到“取消环评资格”、“独立验收”等下放权力政策,误解为下放权力后肆意滥用职权,而忽视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国家取消了环评资质,最大限度地开放了环评市场,但原来“秘密”的中介单位可以低价承接环评项目,导致环评质量不高;根据《建设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由建设单位自行进行,使得建设单位在自我监督过程中采取欺诈手段提出保留意见成为可能;同时,许多施工单位会要求报告编制单位和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不得纳入施工单位提出验收意见的情况,或要求验收监测资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从而导致验收不合格委托人未全面真实反映竣工环保验收情况,或“故意”促成验收的。
2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若干策略
2.1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团队的建设
随着环境事业的快速发展,环境工作的开展也是一个难题。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要创新相关人员队伍,与时俱进。各地环境监理部门要引进高新技术人才,进行专业化培训,建设环境影响评价队伍。环保单位在选择时,应选择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培训。
2.2现代化工作技术和方法的运用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相应的技术和方法要与时俱进,尤其要加强信息技术在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环境影响评价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处理大量的环境数据和图像。因此,相关人员应熟练掌握信息管理系统,学会运用现代化手段处理数据,提高环评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系统的网络化建设,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大大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
2.3加大环境标准样品的研发力度
针对许多新兴的环境监测技术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加强环境标准样品的研究与开发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国家要加大对环境标准样品的投入,鼓励环境专业研究人员开展技术研发,对各种环境污染物进行实验监测,研制标准样品。其次,要重视环境研究实验室建设,更新实验室研究设备,增加环境监测样品的生产批次,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为提高我国环境标准样品研发的效率,各大环境监测站应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拓宽样品研发思路。
2.4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奖惩措施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而言,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奖惩措施是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一是建立健全工作考核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工作考核,对表现好的给予物质奖励,对工作失职的员工进行处罚。此外,环境监理部门还可每季度举办优秀环境监理人员评选等奖励活动,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环境评价对城市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对促进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建设项目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多重效益。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实施对促进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综上所述,为确保建设项目的合规性和合法性,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只有从制度上优化环评质量,进一步提高环评效率,建设单位的环保意识才能实现良好的环评目标。
参考文献
[1]俞成伟,周学敏,王佳裕.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111-112.
[2]贺程.浅述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趋势[J].广东化工,2019,46(0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