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中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程家兴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程家兴
        身份证号码:45212619840724****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为了进一步维护市政道路建设质量以及效率,落实施工管理是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旨在维护市政道路建设质量与效率,推动施工管理工作的升级。
        关键词:市政道路建设;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就目前的市政道路建设施工总体流程来看,道路施工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使得道路在投入使用中不能充分发挥出应具备的功能,所以在施工的准备过程中,应当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各个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细致化研究,进行技术交底,从而全面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为城市化建设进程打下基础。
        1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问题分析
        1.1工程管理方面问题
        (1)缺乏系统有效的质量监督
        要想充分确保市政道路项目的建设质量,就必须构建科学、高效、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目前,部分市政项目在施工期间监管不到位,同时欠缺第三方专业监督管理部门的督导而使得问题频出。企业在工程建设期间各个环节的监管工作未执行到位,导致一些施工企业对于建设的质量监管不充分,进而降低了施工的质量。
        (2)市场管理不完善
        市场监管不到位同样会影响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首先,对施工企业的相关资质审查不到位。在市政项目不断增加的今天,施工行业中的施工企业同样在不断增加。在选择市政道路项目的施工企业时,有关工作人员未对施工企业的资质实施严格的审查工作。施工企业对于各项技术的运用均不够完善,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政道路的建设质量。其次,施工企业整体均比较欠缺控制质量的观念。部分施工企业为了不耽误施工进度,通常会不择手段地加快建设的速度,如此便会极易忽视对于质量的监管。还有部分施工人员在工作期间对于技术的运用和操作不够合规,这同样是影响市政道路项目建设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甚至部分施工企业还把不符合标准的建材用到项目建设中,从而给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带来较大影响。
        1.2工程设计方面的问题
        方案设计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若是在方案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内容,则会直接导致后续施工中发生质量下降、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市政道路建设效率效果的维护。一般而言,导致工程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为没有切实依照工程建设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市政道路建设的现实需求展开方案设计,促使方案中的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整体的可操作性下降。同时,若是在实际的施工前没有针对该建设方案展开可行性分析以及技术研讨,那么在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的概率上升,无法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整体质量。
        1.3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
        质量问题也是目前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的问题类型,例如,未对施工材料进行质检、未严格依照建设方案内容与技术要求展开施工等等问题的发生,均会导致市政道路施工整体质量的下降。同时,在施工技术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隐患。例如:道路施工中,受到人为因素、气候因素、温度因素等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裂缝、翻浆、冻胀等问题的发生。其中,若是相关人员为依照技术标准实施碾压操作,则容易导致沥青路面的平整程度下降,降低市政道路的整体建设质量。


        2市政道路建设的优化策略探究
        2.1建立健全市政施工管理机制
        在对道路工程进行具体的施工监管期间,有关监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建设场地中的具体情况,如施工技术的运用、施工建材的运用和施工规划的贯彻实施等,对具体的施工监管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对施工人员的负面情绪、行为和思想进行管束。另外,还需要给现场中所有施工人员划分清楚工作任务,并将施工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必须有系统、合理的规范对其进行约束。同时还应该制定严明的奖惩制度,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责任制定清楚,以便在后续施工期间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提升施工的速度和质量。
        2.2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其专业素养
        市政工程建设和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想保证市政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工程建设的监管人员必须对施工人员安排定期的培训活动,也可聘请相关技术人员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宣讲,以充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专业能力,强化其对于相关技术的充分应用。同时,项目施工中的监管人员还必须针对整体的施工技术监管活动加以严格监管,事先预防不良问题,制订并完善应急处理措施。完善企业中的监管体系,对施工企业文化进行优化与革新,同时注重思想观念的创新,对于施工技术的研发也应该随着发展适度进行,保证整体建筑行业内市政工程可以正常运行。此外,监管市政项目的人员还应该对信息化的构建加以重视,尤其是在当代信息科技极为发达的背景下,施工人员应该将市政项目的进行当作基础,并关注今后的发展方向,构建信息资料库,为后续市政项目的顺利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2.3对建设方案进行合理设计
        在设计阶段,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展开前期调查,采集施工区域内经济发展、人口、土地面积、交通出行需求以及未来需要等信息,结合依托地质勘察与测绘所获取的区域水文、地质现实条件展开市政道路建设方案的设计。在此过程中,着重确定出道路等级、路面宽度与厚度、设计车速等参数,对市政道路建设的全局性工作展开合理规划。同时,在设计阶段,还组织设计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共同展开对市政道路建设方案内容的分析与讨论,确定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处理策略,提升建设方案的可操作性。
        2.4对材料质量和设备进行控制
        在施工期间,相关人员需要严控建材的质量,包括对于建材选择环节的控制、对于建材存储方面的管控以及对于施工建材购进成本上的管控。第一,在选择施工建材时,必须保证建材和市政道路建设的标准相符,需要对建材制造厂商的资质进行调查,在建材运送到施工现场前,还应该进行抽样检查。第二,在存放建材时,必须根据各种建材特点上的差异来选取对应的存储方式。第三,在管控建材投放资金时,必须制定完善的制度来约束采购人员的工作行为,以有效规避采购人员购进质量不达标的建材。另外,还需要对机械设施进行管控,重点是为了保证机械设施的性能不会受到破坏,也保证机械设施调度使用的科学合理性,以充分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综上所述,根据市政道路建设的具体标准来调配对应的机械设施,同时做好机械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施的正常运转,提升市政道路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城市发展水平,关乎到人们日常出行。因此,做好道路建设为促进城市发展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维护市政道路建设质量以及效率,落实施工管理是必然选择。实践中,要求针对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包括工程设计问题、施工管理问题、施工质量问题的应对策略,并以此为基础优化施工管理工作策略,提升了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与效率,推动了施工管理工作的升级。
        参考文献
        [1]荣学民.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探析构建[J].居业,2020,(10):155-156.
        [2]庞志显,黄宇辰.基于正向设计思路的BIM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9(18):80-83.
        [3]陈飞仰,陈金祥.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