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武汉市傅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430040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建筑行业也在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向着一个新的趋势发展。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工程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内容就是造价管理,造价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但在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由客观因素而引起的问题,所以,在工程造价管理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困境分析;改进策略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分析
1.1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复杂和不安全的因素,这就需要相关监管人员经常到施工现场进行全层面、多角度地巡视和检查,同时不遗漏任何一个巡视和检查的环节。对于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顺序、相关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等都要进行相应的巡视和检查,但是大部分施工单位难以做到这一点。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巡视和检查的是施工人员的施工程序是否正确,错误的施工程序会导致重修的情况发生,而这就会直接增加相关施工成本。加之,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相关机械设备的保养情况进行巡视和检查,尤其是一些特种机械设备的保养情况。
1.2建筑材料因素
对于工程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其购买过程、使用过程以及存放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建筑材料往往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若是建筑材料的质量比较好,那么最终建设出来的建筑物的质量也会比较好,不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若是建筑材料是劣质的,那么相应的建筑物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并威胁施工人员和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购买相关建筑材料之前,相关从业人员并没有将有关建筑材料的信息进行全层面地认识和理解,其中包括建筑材料的规格、质量以及价格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最终,若是实际购买价格严重超预算,就意味着超预决算建筑工程;在建筑材料使用期间,若是相关施工人员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建筑材料的用量就会增加。加之,从业人员对建筑工程实际使用的建筑材料预设不到位,导致后期又继续购入一部分的建筑材料,这也是超预决算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筑工程。建筑工程
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研究
2.1优化和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在目前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建筑企业要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就要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并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然后进行深入的分析,对造价管理的内容进行细化,并且要把每个管理岗位的职责落实到位,然后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进行合理的评估,最后再选择最合理的管理方法来顺利地开展工作。同时,企业内的管理人员以及领导干部要重视和认可造价管理,并且对造价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通过培训和考核来有效地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造价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定制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管理,同时还要保障造价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建筑工程。并且,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建立信息库,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并且把工程造价有关内容进行整合并且储存,有效地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
2.2确保预算的合理性
为了保障预算编制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从业人员要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实地考察,获取到更加准确真实的数据信息。为了保障工程的预算工作的实际有效性,就要构建科学的预算审计方式。从业务建设、培养人才、规章制度等层面入手,做好工程的审计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结构,为后续的工作和施工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审计人员要熟悉基本的工作流程,实地考察,综合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做好预算工作。在工程预算工作中常用的审计方式有计算、对比、全面审计方式。构建科学的预算审计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保障工程预算工作的质量。
工程造价预算审核模式包含以下几点。(1)重点审核模式该审核模式主要对工程造价预算工作中重要环节进行审核,其选择标准是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筋工程等一些工作量较大且成本较高的工程项目,与全面审核相比,重点审计的工作强度要更轻一些,但不会影响最终的审核质量。(2)全面审核模式该审核模式将在施工全过程展开研究,在审核的过程中应结合图纸的要求展开,审核应采用现行的定额规范以及设计方法。这种审核方法的审核质量较高,但花费的时间较长。(3)对比审核模式该审核模式将已建成项目的预算或还没有完成但经过审查和修正的项目预算展开对比的一种审查方法。通常两个项目采用相同的施工图,但由于地基和场地条件的不同的,对此在实际审核的过程中应作分别处理。
2.3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现场签证是进行施工时较为常见的一项步骤。建设单位需要统筹好各个方面,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施工人员要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对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等问题严加看管,还要控制好现场签证额外用工。施工中涉及各种预算外费用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现实情况迫使必须进行变更,就要本着先算账后花钱的原则,出现这种变更要及时计算出由此导致的费用的变化数量,将项目的费用额度熟练掌握。施工中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不要一拖再拖,对工程造价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工程是复杂的并且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具体施工时难免会出现部分超出图纸计划范围的工作,建设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做好管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要及时记录下来。要尤其注意隐蔽工程记录以及签证工作的处理。
2.4加强对材料、机械的成本控制
(1)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材料选购,将成本降至最低。进行采购前仔细研究材料、设备的投标报价和用量,进行采购的过程中还要研究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对市场的价格走势熟练掌握,一些大宗材料的采购更要仔细进行多家的对比,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进行购买,对于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来说,也可以为供应商提供招标的建筑工程机会。在多方面反复考量,优中选优。(2)工程材料的供应要符合工程进度。做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少材料就为施工现场提供多少材料,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材料是不能积压的,一旦积压就会增加施工成本,造成损失,这些损耗以及保管的费用也是很高的,所以要提供与施工进度相符合的材料数量。(3)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对于材料堆放地点要合理布置,避免造成二次搬运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耗。(4)要将限额领料、定额领料制度贯穿施工全过程。这样可以避免材料的浪费,将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2.5加强工程造价监管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并且,在进行造价管理的时候,为了降低工程成本,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要在各个环节中贯穿工程造价管理,并且严格遵循合同内容,有效地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建筑工程。并且,在进行造价管理的时候,还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管小组部门,然后按照不同的时间下达不同任务来促使工程造价管理顺利开展。同时,在顺利开展的时候还要提高工程造价的透明度。另外,在后期进行决策和管理的时期,要对工程的造价设计进行优化,并且对造价管理的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实行统一管理,在对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不造成影响的情况下,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投资,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对施工企业有着无法忽视的重要作用,建筑企业需要在工程项目启动后,管理部门需要对各个环节开展造价管理,了解项目建设要求,掌握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通过科学预防降低项目的经济损耗,以此提升项目造价管控水平,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青.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20(11):258,260.
[2]刘小红.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的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195-196.
[3]李琳.项目特征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