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道路建设管理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吴宝成
[导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吴宝成
        通江县麻石镇交通运输管理站,四川 通江636700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内外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交通运输作为经济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农村道路建设“村村通”的逐步完成,改变了广大农村的生活格局,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关联变得更加密切,拉动了农民的生产和消费。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及农村基础建设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道路建设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动员一些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道路建设开发,以促进农村道路建设有序开展。本文就农村道路建设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0引言
        道路的质量要求很高,在团队的选择上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标准,以此为依据来制定一个计划,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施工团队。员工激励制度的应用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了确保道路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可以制定一些明确的目标。
1目前农村道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有些个别路段在设计要求与规范上都不能达到标准,尤其是一些下坡与陡坡、急弯的连续弯度较大的特殊路段,根本没有配套设施和交通警示标志。同时,道路绿化水平缺失,植物品种单一,基本处于自然生长状态,道路两边乱砍乱伐现象普遍存在。道路两侧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排水设施严重老旧,一旦遇到大雨等极端天气极容易导致公路损毁。
1.2农村道路建设资金缺口大,需规范化管理
        由于农村道路复杂且分散,工程量大,因而新建或改建需要的建设费用巨大,资金缺口也大。建设农村道路,上级部门补助只占很少部分,大部分资金靠地方政府筹措。农村道路建设的费用不足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如果仅靠国家财政资助进行农村道路建设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目前农村道路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其建设和维修资金力度不够,而且在建设资金管理上还需要规范化。
1.3农村道路建设质量不高
        受技术、资金的制约,农村道路技术标准较低,宽度偏单一化、弯道半径偏小、弯道数较多,尤其是山区农村道路陡坡、急弯、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的安全设施亟须完善。农村道路的设计标准普遍较低,而且施工分散,技术人员欠缺。往往项目经理都是从相关施工单位抽配调出来,由于对地域特征不太熟悉,临时设置一些机构,工作状态比较散漫,缺乏质量意识和合同管理意识,导致一些农村道路普遍存在质量问题。比如,建成后的道路里程和路基宽度不达标;道路完成后不久就出现局部起皮、裂缝、塌陷等现象;不按照原施工图纸要求进行路面施工,不能正确地设置软切缝;路段没有按照合理压实度压实而出现松软现象;边线不统一,没有设置边沟,雨季排水堵塞不畅通,导致道路病害现象发生。
2农村道路建设管理对策
2.1建立与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是道路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建立完善的道路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有助于保障质量达标。对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政府监督部门要强化监督职责。组织专门的人员成立监督组,对承建单位以及工程规定硬性质量指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时期进行质量监督。
        (2)工程的施工单位要明确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并且项目施工单位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做到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审核,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施工,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3)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做到惩罚与扶持相结合的管理形式,避免建筑市场不良竞争。
        (4)优化项目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争取做到降低成本,合理利用资金。综合施工现场以及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可知,只有完善并且优化项目管理制度,才能促使道路建设项目安全并且保质保量的完成。
2.2明确职责,理顺管理体制
        农村道路建设应体现“民办公助”的原则。农村道路建设投资由国家、地方财政和受益区域群众共同承担,农村道路建设应以乡镇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为充分利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优惠政策,用好有限的资金,农村道路建设用地受益区域乡镇、村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搞好农村公路建设所需用地的调整工作。凡是涉及地面附作物、构造物的应按国家规定的征迁办法,所涉及的部门应予以支持落实。交通部门负责农村道路改造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中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工程验收等工作。
2.3加大资金整合
        农村道路的健康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关系着农村面貌的转变、经济的发展以及生产生活的改变等方面,可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新农村的道路建设。只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才能有更好的道路规划、高质量的建设、有效的建设质量监管、科学的道路养护,避免资源浪费,真正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整合相关资金,一次性做好修路及配套设施建设,避免多头施工、互相拆台的现象发生。道路建设和新农村绿化要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但是不能仅听凭村民要求,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这就要求做好建设前的村民思想工作,及时沟通和调整布局,避免设计与作业脱钩、建设与生活矛盾,改变村容村貌杂乱无章的局面。
2.4开展信息化的管理
        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中,互联网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手段在道路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已经和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在进行信息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为道路的建设提供管理和决策的相关信息资料,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建立起一个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永远对于道路建设管理质量的提升很有帮助,当前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对于信息化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互联网信息具有共享性、时效性等特征,信息的共享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道路建设管理项目进展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2.5实行激励机制和奖惩考核制度
        在农村道路建设中,市、县(区)政府要对所属乡(镇)政府实施农村道路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项目立项上优先考虑;对弄虚作假、项目管理不到位、工作落后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相应调减下年度补助项目计划安排。
2.6多方面促进道路发挥作用
        修建农村道路是基础,打通农民致富之路是关键。应依托便利的交通网,引导农村开展经济活动,让道路促进村村交流,促进村与城镇交流,联系起农村实体与网络。繁荣的农村经济将进一步促进村村交流,让农民真正走出去,让致富机遇不断走进来。同时,要加强道路养护工作,保障新农村经济长久发展。
3结语
        农村道路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对于改善农民的交通生活条件,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农村道路建设可以提升农村经济、完善农村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广大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提高生活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萌萌.农村公路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分析[J].北方经贸,2019(4):36-37.
[2]任月玲.发展农村道路交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J].科技展望,2018(31):242-243.
[3]耿炳宏.浅析道路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J].居舍,2019(16):170.
[4]张峥.分析新农村关于道路交通工程建设存在问题[J].门窗,2020(7):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