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菊 潘玲科 焦磊
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桓台经济开发区 256400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道路交通是否便利,直接决定一个地区整体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作为主要的经济发展动脉,经济市场的持续运转状况,还依靠道路是否完整和通畅,因此针对路基路面的施工,要建立完整控制体系,使路面具有更强的承载力,确保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仍然保持完整,提高路面使用的安全性。路面监管人员一定要做好压实监管工作,使路面满足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
引言
公路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也使各地区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关系,按照目前路基路面的建设状况,路面底层采取水泥加石块作为基础层的方式,然后在上面铺上沥青或水泥板进行加固,增强了路面的总体承载力。路面路基的基础层建设过程,要使用大型压实机进行压实处理,以便更好的承受来自路面车辆产生的压力。路基路面要具有更强的耐久性和抗压性,根据不同材料的密度要求,不断完善施工方法和工艺,使整体的建造水平得到提升,以提高路面的使用频率。
1强化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意义
按照标准,要加强对后期路面的样式处理,不断优化相关工艺水平并提高工艺水准,根据目前路基路面的车辆要求,在进行压实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样式技术,要以提高整体路面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前提,并且在压实的同时,提高整体路面各种参数指标,使路面的抗压性更强,并能承受更高强度的外部压力。公路质量是否达标,是通过使用过程中承受外部压力后,路面本身被破坏程度进行判断。按照不同地质状况,公路施工时要先对该区域的路基路面进行数据采集,了解底层位置的建造区域土质状况,然后利用科学的方法在上层添加相应的材料,并通过专业的技术进行稳固性和抗压性的提升,以提高该区域的承载效果。根据目前施工工程的控制要求,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成本,并保证工作效率。各建筑单位也要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化,公路工程建设团队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路面建造要求,采取不断优化的压实技术,有效提高特定区域路基路面质量,并改善表面平整度,降低潜在的沉降风险问题。有些路面会出现起伏不平等情况,这与其底层路面未完全压实有关,也与选择材料的质量有关,根据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排除材料本身和工艺影响外,施工时还要同时注意天气对公路建设造成的影响,总之,路基后面的整体质量与使用寿命,受多种因素共同制约,施工团队要具备准确有效处理各种施工问题的能力,并在施工时严格把控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影响因素
2.1填料
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应用前所填料质量将直接对后续工程造成影响,根据目前所采用的填料材料,可以对材料的实际承载力进行科学的测量,之后按照区域要求进行选择,比如:淤泥、蓬草、土泡和时差等有机物受材料本身影响,并不适合填料的材料。还有些公路工程建设团队,选择的材料也都十分随意,对后续公路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威胁。虽然初期土壤地质变化不会对材料本身造成影响,但经过长时间使用的公路,一定会因为材质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使后续维修成本增高,无法展现压实技术的优势。
2.2机械设备
工程路基路面建造需要使用多种大型机械这些设备相互配合,以提高路基路面整体质量,在施工前期选用的重型压实机械设备,要根据路面的实际压实标准进行参数调整,并在压实前提前获取需要完成压实区域的标准化工序,之后在工作时不断进行压实结果确认,以确保完成工作的同时提高机械使用效率。
2.3施工工艺
作为公路路基路面整体质量的控制方法,施工工艺的选择直接关乎整个工程的基本质量,按照目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标准,在施工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完善工作内容:第一,压实技术施工方式。因为受多地域以及技术的影响,在压实技术施工方法前,可以先考虑该区域工程的实际建造标准,并根据工程的建造范围采用先快后慢、先缓后重,、先边缘后中间的压实原则,使路基路面样式过程更加标准化,并提高整体样式效果;第二,压实厚度。根据已完成建造的公路信息分析得知,压实厚度直接决定公路的实际质量和寿命。压实时要考虑路面的使用频率,并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厚度。厚度过高会提高整体工程压力并影响工期,而厚度过低又无法为后续使用提供预期的承载力,因此厚度的选择要按照多种变化参数值进行测量,最终制定符合正常标准的数值;第三,压实速度。在对特定路面压实过程中,良好的控制速度是保证压实过程均匀的前提。根据机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压实速度可以按照科学方法进行,对路面不平整、坑洼或受损等区域,也可以采取标准的压实方法进行消除。在压实过程中,为降低对机械设备造成的压力,可以根据不同材料选择合适的速度,同时按照工程标准制定压实结果,在反复压实以后,对该区域路基路面的压实效果进行测量,从而制定符合多个区域路基路面的压实速度。图为1施工工艺流程。
图1施工工艺流程
2.4压实质量检测
测量人员根据某区域的实际压实结果,测量相关数据,在了解数据后与标准值进行比对,进而判断所采取的方法是否能够提高路基路面的整体质量,同时获取路面实际压实的数据信息。
3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质量的控制工作
3.1施工阶段的路面质量控制工作
参照以往的施工流程和公路建设标准,在施工时可以先对特定区域进行试验性建设,完成100~200米左右的试验建设路段,可以按照需要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完成建造过程,沥青混合料车也要及时到现场进行物料补充,然后对该区域进行承载力测量,同时对实际的工艺结果进行观看,通过多种数据相互叠加的方式,能够有效消除在物料运转过程中出现的月亮车和碰撞等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效率,使路基路面施工过程更加标准化和细致化,在传统的沥青施工过程中,要利用和料车不断进行翻转避免沥青凝固,同时,各阶段的施工都要由专人进行监管,了解实际的施工状态和控制效果。根据试验所的结果得知,公路施工的基本信息完善后,以提高施工质量为目的开始施工。
3.2做好路面养护工作
公路寿命缩短与路面未及时养护有关,因此作为路面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路基路面要在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工作,以使其本身的承载力更加强。在养护过程中,按照施工建设标准进行养护方法拟定,同时派专人对实际养护效果和养护流程进行指导,了解在凹凸不平即出现裂纹时,采取哪种正确的养护方法,既保证提高效率快速解决问题,又能够有效控制成分,达到质量与效率共赢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公路寿命和承载力效果直接对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影响,因此,施工过程要严格执行标准化压实技术,并对后续工程进行技术调整,以提高路面的整体质量。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进一步加强实践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李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9(29):81.
[2]沈阳.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处理技术方案分析[J].居舍,2019(28):69.
[3]朱巧利.研究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2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