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俞月姣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不断发展,为了能够实现“绿色城市”建设目标

        俞月姣
        33052219870704**** 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不断发展,为了能够实现“绿色城市”建设目标,近些年城市风景园林数量也不断增多。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园林景色,发挥园林的生态效应,突出风景园林工程的价值。基于此,首先介绍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含义与意义,分析景观生态设计原则,进而探究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人文建设,更加希望塑造出一个适合生产、生活的综合环境。当前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很多城市都出现了雾霾现象,并且水污染、土地污染也较为严重。此种情况下,通过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能够获得良好的改善效果,整体上不会造成严重的问题,同时,能够对生态体系做出有效的重塑,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1风景园林及其生态设计含义概述
        1.1风景园林的概念
        风景园林是景观的设计、管理、改进、规划、保护以及恢复的一种具备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活动,是以人文艺术学科、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一种应用性科学。当前,风景园林的设计与规划,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对土地和土上的物体和空间进行艺术性设计与规划,构建成人们所需的风景园林。风景园林的设计,需要对科学、美学、艺术、人类以及自然五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其中,风景园林在人与自然相互关系这一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风景园林的设计与规划成为一种文化艺术体现。
        1.2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
        景观生态设计的主要发展核心是自然生态与人类的相互协调发展,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这一设计理念的有效结合,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构建。景观设计不崇尚“自然决定论”和“人类中心论”,其理念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以自然生态力量为基础,对风景园林进行自然生态化设计,尽可能减少人为设计,以此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2.1尊重自然
        在大自然中,无论哪一类物种均具有其独特和合理的形态,这是以尊重自然为核心进行循环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在现代园林建设过程中,应遵循自然和保护自然。与此同时,以现代人具体需求为依据,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这是使园林及其景观实现预期效益目标的关键所在,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2.2合理应用各类自然资源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继续肆意开发而不注重保护,将对子孙后代的生存造成很大威胁。对此,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应保证各类资源实际应用的合理性,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可循环性。比如,优先考虑和使用可再生资源,包括风能、水能与太阳能等,这样不仅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而且还有利于园林生态功能实现,进而使园林及其景观发挥应有生态效益。
        2.3充分利用自然地形
        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应尊重自然,加强环保,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的自然性。设计中,需要使自然原型得以保持,如保留地区内的自然植被与地形;尽可能保留现有设施,于现有基础上建设新景观,在保留自然景观及文化气息的同时,满足人们审美要求及实用功能要求。在设计中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科学的植株混种,能形成良好生态空间。
        2.4经济和理性
        建设现代园林的目标在于为人们提供舒适、绿色和美丽的空间。基于此,在生态设计中,应做到开源节流,利用有限资金,创造出最大化效益。同时,还要注重便捷性、美观性和健康舒适性,切不可为了效益而忽视质量。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可将枯枝败叶作为植物天然养料;对雨水进行收集用于植物灌溉等。实践表明,上述措施的应用,能有效保证园林设计的经济和理性。


        3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3.1垂直空间配置
        垂直空间配置是植物景观设计中的重点之一,避免植物布置的单调影响园林的美观性。常用的垂直配置方式为四层结构。
        第一层为乔木,乔木的布置主要作用为保障园林的私密性和提供阴凉处用以休憩,同时保障园林的整体美感,乔木要求多为枝干笔直,树冠茂盛;第二层为灌木或低矮的乔木,是园林美观的主要保障,选择时以观赏性为主,保证植物易于修剪,同时要与乔木形成鲜明对比,如图1所示,避免造成视觉单调;第三层采用低矮灌木或者花卉,主要作用为点缀园林,增强园林的设计感与细节处理,第三层植株的选择与布置要与园林整体风格匹配,如图中整体以绿色、自然为基调,所以选择低矮灌木作为第三层植物,同时通过高度与种植密度与低矮乔木层形成对比,突显园林的整体感与层次感;第四层为植物配置的基础层,多用草填充,增加园林的层次感与观赏性。
        3.2城市建设期间确保植物配置的丰富性
        在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建设期间,园林景观主要由各种植被构成,如花草树木以及各种药材果树植物,此外,还可以引进江河湖海中的动物,增加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的丰富性。目前,在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建设中,主要将植被、动物等融入园林景观建设中,确保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随着人们生态环境理念的变化,在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建设中,不仅要求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同时也要求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从长远角度出发,将园林景观建设形成闭合的生态圈,确保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稳定性。
        3.3聘请专业的设计人员
        景观生态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且难度较大的工作,对工作人员要求较高,所以,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设计方面知识,还要掌握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内容,才能够满足工作要求,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所以,企业要聘请专业设计师,才能满足工作要求。在聘请设计师时,企业一定要检验工作人员的能力,在符合标准后,再进行工作。此外,在设计工作时,管理人员要探讨设计方案,完善方案中不足的地方。
        3.4风景园林景观生态群落的营造
        要实现植物的生态平衡规律,必须要创建风景园林景观生态群落,运用植物来进行土壤及水资源的保护,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城市气候条件。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时,景观生态设计的观赏性与科学性要双向兼顾,将本地植物作为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基础,实现本土植物在当地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发展,展现本土植物的景观生态特色。运用花草树木、乔木花卉、灌木等,满足植物色彩及物种的搭配,确保景观生态设计美观,特点明确、结构完整。由于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城市的地域特征、气候特征及生态特征大相径庭,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时必须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当地的地理及气候特征。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在力保城市文化底蕴的前提下,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方案的制定,确保自然与人类的和睦相处。
        3.5因地制宜利用场地
        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在本质上和传统的景观建筑设计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其不同于建筑设计的大拆大建,而是需要因地制宜的利用场地,尽可能多的保持当地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植物特性。在因地制宜的利用场地的基础之上,通过生态设计使得园林景观更加具有人文生态效果。
        结束语
        在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人类与自然产生了许多矛盾,无底线的浪费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给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人们对自然热切的渴望与日俱增,传统的景观设计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在当代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的理念变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玲.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48):56-57.
        [2]刘盼盼.生态理念下城市建设风景园林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0):175.
        [3]杨千卉.试论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才智,2017(16):224.
        [4]黄冬蕾.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