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
身份证号码:4503041993072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严重并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我国生态绿化项目中林业工程建设是一项非常基础性的项目,然而建设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苗木的应用、先进的育苗技术手段以及苗木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树木的成活率。基于此,文章将对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林业工程建设;林木育苗;技术要点
引言
在我国环境工程建设中,绿化工程极为重要,园林专业人士也开始重视林木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方面,育苗是很重要的环节,苗木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生产的水平。只有培育出成活率高的幼苗,才能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
1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林业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会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中国现代化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巨大影响。为此,林业有关部门应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并加大对林业工程项目的管理力度,从而积极扩大林业建设面积,以极大地改善人们日常的生活环境。根据对中国当前林业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森林资源是重要且宝贵的资源。过去,由于管理意识差,各个部门缺乏监督,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低下,而且为了尽可能满足其他领域的需求,盲目地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从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基于此,有必要加强森林设施建设,以有效解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荒漠化问题。此外,还可以选择人工造林来逐步扩大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有效地预防和防治水土流失等问题。
2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的技术要点分析
2.1科学选择苗圃用地
苗圃培育的树种越多,其具备抵抗风险的能力会更强。因此,对于面积较大的苗圃,尽可能地培育更多种类的树种,不仅可以造林用苗,又能绿化用苗。因此,应该在造林地附近选取苗圃地,尽量靠近居民区及交通便利的地方,这样可以为苗木的运输提供便利,减少运输时间,保持苗木活力。同时,应该选择地势平坦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坡度较大可以修建梯田。需要注意不能选择山顶或地势低的地方。在培育苗木的过程中,离不开水源,苗木必须靠近水源。如缺乏水源需打井,确保灌溉水的充足。总之,选择一处合适的苗圃种植区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会直接影响到苗圃树种的生存率和对于树种的选择性。苗圃面积越大,可以种植的苗种越多,生长的幼苗种类也就越多,幼苗的成活率就会提高。
2.2育苗技术
(1)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技术按其特性可归为有性繁殖技术,指的是利用种子发芽和生长技术用于育苗的方式。该育种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苗木前期生长速度快、抗性强、繁殖速度快。但需要注意的是,播种育苗并不能完全排除变异的可能。为了保证最终的栽培效果,培育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日常的栽培工作。一般来说,大多数树种可以采用播种育苗的方法,但在一些树种种子萌发困难时,育种人员也可以适当采取营养繁殖等育苗技术措施。
(2)营养繁殖育苗
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繁殖的范畴,是指利用现有植物器官进行无性繁殖的一种方法,可借助根颈、芽、叶等实现。实践经验表明,营养繁殖的方法有很多,可分为扦插、生根、压条和组织培养等。我国林业生产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扦插法和嫁接法,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在此过程中,如果树木难以生根,可在扦插前施用IBA、NAA等植物激素,用以促进树木生根和根系生长。正常来说,采用扦插或嫁接育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苗木的育种能力,有利于提升苗木培育的效果。
(3)容器育苗
容器育苗技术主要采用塑料袋、硬质塑料容器等在一定空间内实现育苗。与田间育苗相比,容器育苗时间短,成活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容器育苗对技术人员有很高的专业要求,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强化专业能力,明确各个技术要点的具体实施方法,确保最终的育苗效果,而且传统的塑料容器透气性不好,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基于此,建议技术人员选择繁殖网袋等可再生材料,以避免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容器育苗效率。容器育苗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一种林木育苗技术,与通常的裸根相比,容器育苗的培育时间短,容易控制幼苗的规格和质量,发芽率也很高,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种子和幼苗,同时根系在运输过程中也不会轻易损坏,其脱水的幼苗很少,植树造林的存活率很高。在容器育苗时,容器苗的选择和基质配备是最重要的技术,同时容器规格也直接影响了容器苗的生长和发展。
3林业工程建设中把握好林木育苗的管理技术
3.1注重林木品质的提升
为了让培育技术在造林作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在应用选苗、栽种以及管护技术时,工程人员不仅要将各技术的理论要点落实到实际培育中,还要记录好林木各阶段的生长信息,以此来提高林木整体品质。在前期准备方面,工程团队要将因地制宜的理念融入到苗木培育中,即对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水文环境以及季节变化特点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在保证苗木存活率的基础上,展现培育技术的经济价值。在后期验收方面,验收团队需要将本年所产的林木资源与上一年进行对比分析,在总产量、质量、投入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要有清晰的数据对照。这样工程团队才能逐渐改进苗木培育中的不足之处,并为后期培育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3.2育苗程序的合理应用
按照规范的育苗程序开展苗木培育工作,首先能为培育方案中各环节的稳步实施奠定良好基础,缩短培育时间;其次能给培育团队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引,使其在苗木管护过程中做出准确的判断,促进林木的高效生长;第三对苗木培育的精细化管理有推进作用,使各项培育技术的应用效果达到预期要求,提高苗木培育的专业性、规范性和安全性。因此,工程团队要基于育苗程序要点以及所选树种的生长习性等对培育方案进行科学把控。如苗木在生长期间需定期施肥,提供充足养分,这就需要培育团队根据育苗程序控制好施肥阶段中肥料的用量、配比度、施肥节点以及施肥时长等,同时还要做好周围其他树种的保护工作,从而实现培育过程中的科学施肥。
3.3重视病虫害的防治
结合林木的生长习性和培育要点制定妥善的病虫害防治计划,保护林木的健康生长,提升林木的成活率,降低不良影响,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不同形式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充分了解,如化学、物理及生物防治法,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的防治效果,所以要根据病虫害的成因和危害性质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其次,对于病虫害防治中所使用的药剂种类、药剂配比、用量和使用时长进行准确把控,还要做好细致的防治记录,从而为防治方案的及时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培育团队需要在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的同时对周围健康树种进行有效防护,以免药剂对健康树种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弱化防治方案的实施价值。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保证我国当前现代化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必要对林业育苗建设相关的技术要点进行综合分析,不断加强我国林业的基础建设、扩大我国森林覆盖率、净化空气、减少噪声污染,为日常生活创造有利条件,并为更多动物,尤其是一些稀有动物和生物提供更加天然的栖息地,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出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杨素斌.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的分析[J].花卉,2020(2):245.
[2]王颖.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的分析[J].农家科技(上旬刊),2020(3):128.
[3]葛文野.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初探[J].种子科技,2019,37(12):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