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健
荆门市保障房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涉及因素较多,对于施工管理体系及模式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严格落实管理要点,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效果。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引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措施
1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1.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够规范
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的施工现场中并没有实施规范化的安全生产标准,并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配备足够多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专业化的安管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此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并没有对一些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尽的排查,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工序要求进行,在工程重要部分并没有配备足够多的安全检测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施工,在施工现场对安全检查出来的隐患问题并不能及时的进行跟进整改,落实力度不足。
1.2安全检查工作不到
位部分企业在日常的工作过程当中,在安全检查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够,存在检查工作不全面、检查不及时、检查工作应付的问题,导致部分施工建设中的安全隐患无法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例如,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一些隐蔽工程、交叉作业工程管理难度比较大,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稳定性因素比较多,在这些方面的安全检查工作不到位,则会增大施工中的风险,诱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在日常检查工作的开展中不够认真,存在“走形式”的现象,而且没有及时的记录检查的情况,记录的检查情况不全面、不准确等。在一些细节问题的检查中不够仔细,无法全面的排除施工安全隐患。在设备的检查工作中存在不足和漏洞,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维修报修不及时,导致因设备隐患造成的安全事故。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控及安全事故预防策略研究
2.1安全预防工作的落实
对于工程建设来讲,要想提升安全的质量,做到提前预防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损失最小、预警最佳的有效方式。安全事故的预防,就是指在施工作业的前期就要对风险进行评估,并且要结合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以防止意外的发生。或者是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时,尽最大的可能将损失以及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制定一份合理的应急方案可以很好地控制事态的发展。首先,要对影响建筑安全的工作进行识别。在施工作业展开前,要对环境进行现场勘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其次,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要进行实质的评估,并且要借助信息技术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要确保施工作业可以在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下进行。比如,在施工作业现场安装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合理地利用视频监控对作业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网、脚手架的固定以及作业人员的防护工具穿戴等问题进行管理。一旦发生不符合安全规范问题的出现,要第一时间通知相关的负责人进行整改,为后期的施工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再者,要运用相关的软件技术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以及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要收集存在的危险因素,以此掌握安全事故的动向把工程建筑的信息数据导入数字模型中,就可以分析作业各项环节的安全性,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要及时的优化调整,提高施工设计的科学性,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时,就可以更加快捷高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
以这样的方式方法,不但可以提前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管理目标,还能优化建筑工程设计,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做出相应的保障。
2.2完善安全预警管理机制
预警分析是预警管理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以下几点:检测、识别、诊断。检测主要是针对施工作业期间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控,以便熟练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识别,通俗来讲,就是深度分析检测到的信息以及问题,对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做出判断,同时,还要对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与事态的程度进行评估。正常情况下,比较常用的识别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专家打分法;第二通过核对表进行识别;第三是情景分析。以专家评分法进行论述,根据专家预警管理经验,科学合理地判断作业期间的安全风险,从而确定风险等级。接下来,就要对专家的意见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便于给出一致的风险识别结果。对于诊断来讲,它实际上是对安全风险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从而分析出风险的来源途径,便于给出相应的处理手段。BIM信息及技术要与预警管理系统进行匹配。建筑企业灵活地运用了BIM系统构建与其相匹配的三维立体模型,对整个作业环节进行模拟,通过搜索到的信息数据判断出安全风险重点关注对象。除此之外,还要根据BIM系统制定出集中机制:第一,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第二,处理机制。除了对风险进行有效预警以外,项目管理部门还要对风险是否为永久性进行评估分析。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在发现安全隐患以后,对其衍生出来的原因,可能会造成影响进行相应的分析,将会发生的风险扼杀在最初的阶段。
2.3重视安全检查与救援工作
安全检查与救援工作非常重要,施工项目部每周都应对现场进行检查。以项目经理为带头人,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与专职安全员进行审核检查,针对冬雨季和节假日之前等特殊情形采取专门的检查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同时要定期定人员,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现场整改。在整改完成之后,还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再一次的巡查。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专职安全员也要进行每日的巡检巡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整改。在发现有关人员违章操作或者操作不规范时,要及时纠正并将其记录在案,由项目经理人视其情节大小来给予惩处,由此提升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针对现场的救援工作,首先要将相应的应急救援资源准备齐全,以保证救援的时效性。同时结合工程特点,对工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比如起重过程、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坍塌、防触电等相关的安全措施采取专项的应急救援方案,并任用专业的救援人员培训出一定的救援组织,来配备各项应急救援物资与方案。每一季度就要进行一次安全救援演练,以此来保证安全事故发生时,相关人员能够被有效疏散,并采取一定措施解决问题,尽可能减少工程的事故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大保障,但施工现场仍不可避免的潜存诸多危险因素。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施工特点、施工环境分析危险点类型、危险隐患来源等,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管理控制,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邱红霞.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控制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8):154-155.
[2]王琳,戚本成.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8):216.
[3]薛孝家.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32):189-190.
[4]张宁,宁晓静.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探究[J].四川水泥,2018,(05):202
[5]李建强.试论房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5):3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