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吴健
[导读] 新课程理念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随着体育学科在教学实践中经验逐渐丰富,教学理念逐步夯实,小学体育课堂可以引入并且积极开发的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面对广大小学生群体,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当满足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成长需求,还应兼顾小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训练与发展。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七彩云南小学 吴健 650500

摘要:新课程理念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随着体育学科在教学实践中经验逐渐丰富,教学理念逐步夯实,小学体育课堂可以引入并且积极开发的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面对广大小学生群体,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当满足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成长需求,还应兼顾小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训练与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体育课是贯穿大中小学各学龄段的必修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其属于核心课程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逐步渗透,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小学体育教学也经历了最初的探索、模仿,到现在的素质教育。特别是伴随着我国逐渐重视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问题,使得培养学生的完全人格和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从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来看,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还不够深入,这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旨在探究核心素养下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以满足体育课程深化改革的要求。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内涵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近几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提出的,一些教育研究者在不断的研究中,构建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通过体系框架,为后期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提供结构支撑。该研究者提出体育核心素养主要由三个维度和六要素组成,第一是体育和健康素养,主要包含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养成,其中体育精神包含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体育情感是指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稳定性的情绪体验,主要通过喜欢和热爱表现出来。而体育品格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特质和品德能力,比如学生尊重规则、尊重判决、刻苦训练、吃苦耐劳等一些精神品质。而运动实践是指学生在运动习惯的过程中实际进行的运动项目,健康养成主要包括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健康知识是指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身体不适时进行的治疗或者关于健康方面的饮食等,健康行为是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所有行为活动。以上的核心素养体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完整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其合理地渗透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中。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一)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与空间
        在全新教育环境下,小学体育课堂可以实现更多元化、更丰富的教学创造,除了以小学生兴趣和爱好为基础之外,体育课堂还可以尝试引入新的教学资源、新的教学平台、新的教学模式,让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空间更加宽广。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堂学习,了解更多的体育文化,了解更多的体育历史,这可以让他们对体育运动有更加理性的思维、更加成熟的想法,激发他们对学习体育的兴趣。同时,小学体育课堂还可以摆脱课堂场所与空间的局限,在课外活动中延展教学活动,开发新形式的教学内容,如:在周末组织一场运动比赛,让学生和学生家长一起参加,在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体会到亲子活动的快乐,也会慢慢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他们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都会慢慢适应体育运动,并且在回归课堂时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二)利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教学法是现阶段新出现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将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和教学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行结合,促进了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革,也明确了兴趣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自身以技能训练和知识普及为主的教学理念,注重以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主的新型教学理念,兴趣导入、游戏开展可以促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和活力,充满激情,让学生在活力中开发自己的智力。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前,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体育兴趣,让学生有选择、有目的按照自己适合的方式学习体育知识,便于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体育项目和技能的学习之中。
        (三)加强德育渗透,培育体育品德
        体育核心素养有一个关键的要素是体育品德,其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成长。也就是说新形势下,体育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也开始看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思想发展。但是传统的教学很难一下子与过去进行决裂,导致当下对小学生的体育品德的教育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健康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又要充当“德育教师”的角色,将一些德育因素渗入到体育课堂最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体育运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运动兴趣的开发、运动意识的培养、运动习惯的建立,都可以直接影响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未来几年,关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题还会不断出现,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核心素养理念,从课堂教学理念的优化、课堂内容与模式的创新、课堂平台与渠道的选择等多方面出发,积极、努力探索新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廖海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0):179-180+183.
[2]侯春荣.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85-86.
[3]陈音.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34):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