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展览中通俗化与知识化的融合 李展帆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李展帆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也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男女老少,开始走进博物馆、走近博物馆。随着科技的进步,博物馆的展览也逐渐有了向数字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广东省茂名市博物馆  李展帆   52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也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男女老少,开始走进博物馆、走近博物馆。随着科技的进步,博物馆的展览也逐渐有了向数字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博物馆也要紧跟发展的步伐,进行工作革新才能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使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变得更加功能丰富,增添了学习和服务的功能。为了不断提高博物馆的服务,本文针对博物馆展览中通俗化和知识化的融合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可以帮助两者更好的结合,服务大众。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通俗化;知识化;
        前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创新和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博物馆的教育与服务功能,越来越频繁的走近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因此,许多博物馆也进行了工作革新,在陈列展览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帮助公众欣赏到更多的文物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逐渐去了解文物背后的精神与情感。现如今,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是一件常见的休闲学习方式。随着网上博物馆工作的推进,全球各地的民众也可以参观我们国家的一些文化瑰宝,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明,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为了扩大这个影响力,提升博物馆的整体展览效果,我们要使博物馆在陈列展览中将通俗化与知识化进行融合,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一、目前博物馆展品陈列展览方式中的问题
        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文物是十分神秘又陌生的。在经历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光晕染,文物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不是通过观赏和普通解析就可以感受和认知的。而目前大部分的博物馆对于文物的介绍并非都通俗易懂的,绝大部分的民众依然是简单的观赏,与文物间的距离依然陌生且远离。将讲解时的固有模式进行改进,提升博物馆的服务功能,是博物馆人性化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环,只有理解才能感受。这是推进通俗化和知识化融合的重要一环。
        二、博物馆陈列展览中通俗化与知识化的融合
        (一)将博物馆作为切入要点
        要做到博物馆的通俗化与知识化的融合,最首先就要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作为切入点。现如今,展览时工作人员的态度以及专业素养已经成为影响博物馆展览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参观者对于博物馆和展览物品最开始的直观认识。博物馆应当提高讲解人员的选用标准,选择对于展览物品有着更为深刻认知的专业人员来担任。专业知识更为丰厚的讲解人员对展览品会进行更为细致的详尽介绍,这会使参观者产生全新的认识和了解,让文物的美妙得到更为充分的展现。
        (二)展览馆陈列教育的策略
        博物馆以前的主要工作使进行文物展览,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公众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的博物馆工作的关键已经逐渐转向启发式教育。


在参观过程中,对参观者加以引导,不但能激发人们对于文物的兴趣和了解,化被动为主动,让他们自主探索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还能对文化进行一定的宣传,参观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深度挖掘蕴藏在文物背后的知识,更加全面、深刻的去认识文物,了解文物。
        (三)公众了解博物馆陈列展览
        博物馆应当对文物进行整体、全面且细致的概括和陈述,这样在人们进入其中开始参观之行的时候,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文化的内涵。博物馆可以在游客参观过程中,全面展示这些文物,也可以在事先组好准备和相关宣传,提供一些宣传、解释用的图册,供以参观者提前认知和了解,这样可以帮助普通的参观者对于中国馆藏的一些宝贵文物有更多的认知和了解。学生在参观时也能有更多的收获,可以帮助他们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书中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已经不再是课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展现在眼前的绝美的画面。除此之外,博物馆对于社会各界同外部进行沟通和交流也有极大的作用。对游客而言,博物馆帮助他们了解和认知了一个新的世界,对于古代物品有了一个综合立体的认知,这对于他们的学识以及文化素养都是一个极大的提升和洗礼。让他们对于文物有更好的认知的同时,对博物馆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对于文化的宣扬和传播都是极好的方式和手段。
        (四)具体有趣地谈论古物后面的故事
        大多数的参观者相较于对古代文物的知识讲解,更加喜欢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了解文物、认知文物。这样的方式更加生动也更加有趣。所以,博物馆馆方在举行陈列展示时,要注意讲解形式和讲解内容,以一种更为有趣的方式将古代知识介绍给参观者,以一种更容易被记住和接受的方式去掌握这些知识。与此同时,尽可能的少用一些专业术语,使用通俗、简洁的方式,表达关键的信息。把文物中所包含的故事和情感更准确的传达给大众,这也更容易被理解和记住。
        参观博物馆的人们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年龄阶段,所从事的行业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也有所不同。对于初次参观的普通市民来说,寓教于乐是他们更易接受的方法,这样进行美育熏陶也更加有效。针对于主题展览,去挖掘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将其更加生动的进行描述和表达,让人们走近文物、走进文物。以更加简洁、有趣的方式去讲述相关知识,是提升体验效果的良好途径。
        结语:博物馆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对中华文明进行宣传,提升民族的文化骄傲。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进行通俗化与知识化的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展览的视觉效果还能帮助参观者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展览品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和情感,以及在当时特定的情境下,创造者融入其中的感情和精神。这对于博物馆的展览和宣传都是十分有利的。博物馆是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促进通俗化和知识化的融合可以帮助游客领略到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特殊魅力,也能提升参观水准和文化素养。博物馆应当提高陈列展览的通俗化与知识化,更好的将二者进行融合,培养游客的兴趣进而大力宣传博物馆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慧贤.博物馆陈列展览中通俗化与知识化的融合分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08):111-113.
[2]李聪.博物馆陈列展览中通俗化与知识化的融合[J].文物世界,2018(01):75-77.
[3]赵雷军.地市级博物馆陈列展览中通俗化与知识化的融合初探[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9):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