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文化馆的地方文化建设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周霞
[导读] 万州,地处渝东,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现有人口173万,辖52个乡镇、街道,448个村,184个社区.系重庆市东部的一个行政区。

重庆市万州区文化馆     周霞

        万州,地处渝东,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现有人口173万,辖52个乡镇、街道,448个村,184个社区.系重庆市东部的一个行政区。
        一、基本概况
        万州地属大巴山脉,系三峡库区的中心城市和长江十大港口之一。万州历史悠久。三国时期,刘备曾在万州建都,都城“天子城”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万州还是中国著名诗人、文学家何其芳的故乡。
        万州文艺创作十分繁荣,仅长篇小说单行本就达25部之多,诗集、散文、游记等专著已超过150部,大型话剧《移民金大花》获全国第10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歌曲《高峡平湖天地宽》、《三峡的小雨》分别获重庆市第3第4届“五个一工程”奖。
        二、普查工作
        万州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其精心呵护、传承发展,是万州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的神圣职责。为深入了解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2006年5月启动了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1)基本做法和成果
        1、线索普查与搜集
        由于我区对该项工作起步较晚,2006年5月才开始代表性的普查、搜集。第一步,我们只选择了甘宁、罗田、等26个乡镇、街道进行了普查,共普查到359条线索。通过筛选,拟定110条报区政府审定,最后确定9个大类共53条为第一批区级名录。2007年初,又奔赴分水、孙家、新田等12个乡镇开展普查。
        2、资源田野调查
        为搜集到第一手资料,“中心”的辛发先、牟秀贵、何荣国、周霞、冯琳、柯大荃、王庆阳等同志废寝忘食,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多次深入农村,进行田野式调查,直接赤脚上阵,下到田间地头,与农民打成一片,调查搜集到很多几乎成为绝版的民歌小调。
        3、文字、音像资料采录与实物收集
        五年来,共采录到音像资料(盒带、光盘)10件,文字资料逾150万字。图片资料逾100张,实物50余件。为保护、传承、申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4、普查成果
        一是搜集普查到线索逾1000条,二是采录到音像、图片、实物逾100件,三是掌握了万州分布的相关资源,四是锻炼了“中心”工作人员,五是掌握了专业知识,积累了工作经验,六是根据五年来的普查资料,通过认真研究讨论,从中选了几件较有价值的项目进行撰写申报书,先后上级申报了《川东竹琴》、《甘宁鼓乐》、《金钱板》、《三峡花灯》、《三峡花鼓》、《龙驹狮舞》、《万州逃遁术》、《万州石雕》、《牙齿顶板凳》、《万州桐油手工技艺》。
        (二)经验和问题
        (1)经验:一是明确普查的目的、性质和意义,从盲目着手转入科学有序。出发前先开一个诸葛亮会,统一思想,统一目的,统一方向。二是建立了专业普查队伍,由“中心”领导任组长,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走形式,不留死角。三是实事实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问题:一是感觉人力不够,特别是技术人员严重奇缺,如录音记谱、测绘地图等。二是经费不足。


三是普查面广,有很多偏远山区不通公路,山势陡峭,步履艰难,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四是有些传承人性格倔犟,不愿配合,从而导致普查受阻。
        三、资源现状分析
        (一)总体状况
        万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于15个大类共5000余条。1、民间文学类300余条,主要分布在新田、甘宁、分水、等10余个乡镇。2、民间美术类50余条,主要分布在龙驹、主城等12个乡镇和街道。3、民间音乐类3500余条,主要分布在大周、百安等38个乡镇、街道。4、民间舞蹈类100余条,主要分布在恒河、新乡、梨树等20余个乡镇。5、戏曲类约15条,主要分布在响水、董家、等10个乡镇、街道和单位。6、曲艺类约20条,主要分布在主城。7、民间杂技类约35条,主要分布在铁峰、龙驹和主城。8、民间手工技类艺约200条,主要分布在太龙、白土、等40个乡镇和主城。9、生产商贸习俗类400余条,10、消费习俗类200余条,11、人生礼俗类200余条,12、岁时节令类100余条,13、民间信仰类约100条,14、民间知识类约100条,15、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约50条,以上几种,主要分布在部分乡镇及主城区。这些线索濒危状况十分严重,濒危数量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二)资源价值与特色
        万州的“非遗”资源虽然丰富,但有价值与特色的不是很多。真正具有相当份量的一鸣惊人的不足50件。主要有《川东竹琴》、《甘宁鼓乐》、《金钱板》、《逃遁术》、《牙齿顶板凳》、《腹部破石》、《钢筋锁喉》、《高空转碟》、《花连箫》、《三峡花灯》、《抬工号子》、《三峡花鼓》、《血染天生城》、《烤鱼技艺》、《船工号子》、小调《溜溜儿调》等。
        (三)保护规划
        (1)落实责任制:根据上级部门对“非遗”保护的要求,我们将保护责任落实到项目的所属乡镇、街道或单位,实行“自己的娃儿自己抱”的工作原则。
        (2)出台对传承人保护的相关政策:对传承人作好登记造册,对较有份量的项目传承人,采取每年一次性补贴,或者带一个徒弟补贴少……。
        四、存在的问题
        (一)艰难传承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能只重申报,不重传承。要使万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继续发扬光大,继续为万州人民服务,经费问题是一个无法避开的拦路虎。然万州因三峡移民问题,成了全市的贫困大区,万州财政常被人戏称作“吃饭财政”。
        (二)形势严峻
        在多次普查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尽管万州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随着全球化、多元化、市场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万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总体处境令人担忧,大致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很多项目已濒临绝境:在普查时,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消亡绝迹。
        2、口传心授已很难实现:有史以来,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口传心授和根据需求传承。如唱山歌,打锣鼓,搞编织,跳端公等。 
        我们十分清楚,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面临着如何适应新时代、新形式的问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先都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进入21世纪的万州区政府和万州人民,对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形成了共识。我坚信,在万州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万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