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湖南长沙 410205;2.中南大学 商学院,中国湖南 长沙 41008 管敏1,2
摘要:农业的根本靠科技,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智慧农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湖南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深化金融改革支持智慧农业发展,在取得一定的成效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金融支持湖南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成效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科技+金融+生态”赋能智慧农业、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等政策建议,以此促进湖南省智慧农业发展。
关键词:湖南省;智慧农业;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章编号: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智慧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利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多项科学技术,实现农业数字化种植和精细化养殖,提升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智慧农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目前我国智慧农业由于起步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加大对智慧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金融支持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支持湖南省智慧农业发展成效
湖南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农业产业结构也逐步优化,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三农”领域、扶贫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近年来,湖南着力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一县一特”扎实推进,畜禽、粮食、蔬菜等优势特色千亿产业蓬勃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2020年涉农贷款全年新增1994亿元,同比多增748.6亿元,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全年新增771.7亿元,同比多增150.1亿元,全省十大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产值达1.24亿元,增长4.38%,展现了湖南金融机构对智慧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一)设立专项资金项目
近年来,湖南省政府按照中央的系列决策部署以及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成立了多项农业相关专项资金项目,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具体包括设立农业产业兴旺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项目PPP等方式向农业输送资金。农业产业兴旺基金通过统筹省级预算新增资金、相关专项资金等方式作为政府筹资部分,招募基金管理机构募集社会资本,并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支持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如2018年,湖南财信金控与华润集团携手组建湖南省农业产业兴旺基金,充分利用华润集团的优势,帮助湖南优质农产品进军香港和国际市场,提升湖南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2019年省级专项资金扶植项目260个,补助金额40亿元,这些资金项目对于智慧农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创新涉农金融工具
目前,湖南已形成以农村信用联社为主体,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联手服务,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三农”的发展。各金融机构为促进智慧农业的发展,推出众多的创新金融产品。如“财银保贷款”、“惠农担-救灾贷”、“惠农担-特色贷”、“惠农担-粮食贷”、“惠农担-农机贴息贷”、“精准扶贫-富农贷”、“金穗快农贷”等产品。“惠农担”系列产品截至2020年底,累计为全省1.6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入担保融资130亿元,支农惠农成效显著。通过向县域产业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贷,满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批适合湖南涉农企业的新型融资工具。
(三)加大支农投资规模
湖南省不断加大对智慧农业的投资规模,金融支持智慧农业的同时农业总产值不断扩大。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除了传统的大型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之外,还有较多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湖南农村信用联社作为支农发展的主要机构,在支农投资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9年湖南农村信用联社涉农贷款余额为4241亿元,大额存单、智能存款、超级网银、国际结算、福祥e支付、“常德快贷”等新产品新渠道相继推出,服务产品和方式日益丰富。2020年中国建设银行湖南分行创新推出3大类18款涉农系列信贷产品,同时整合产业链、供应链,重点打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养殖、种植等,服务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
(四)融资方式多样化
湖南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资本对农业科技的助力作用,大力发展对智慧农业支持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包括发行绿色债券、股权融资、引入风险投资公司、特色农业保险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为农业科技企业融资开辟渠道。2015年湖南股权交易所设立了农业专板,为湖南农业企业提供了专属资本服务平台,目前在该所挂牌涉农企业有39家,如大康牧业、隆平高科等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实现了涉农企业的直接融资。同时湖南建立政府性投融资平台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引领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科技企业,如湖南省高新创业投资集团。
二、金融支持湖南省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支持农业科技的资金缺口大
新时期“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因此对资金的需求也由“温饱型”向“规模型”转变。但由于智慧农业资金需求大、未知风险较大、投入周期长等特点,便得由政府主导的对农业科技经费投资力度不大,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存在。这严重影响农业科学研究与发展,打击科研人员对前期基础性工程投入的积极性与热情。2020年湖南农业科研机构人均投资1.5万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资金需要状况分析,科技型新兴产业资金需求增多,传统型产业资金需求相对减少。
(二)智慧农业直接融资比例低
农业是一个发展缓慢的产业,作物的生长周期长,且最终的产量往往又与土地、气候以及病虫害等多种不可控的因素有关。目前湖南省涉农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低,能上市融资的农业科技企业仅为本省龙头企业,小型农业科技企业上市几乎没有希望。2018年全国农业直接融资企业总计111家,北京、广东、江苏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而湖南仅4家;2019年涉农企业上市湖南也仅为7家,期货公司市场份额仅占全国3.4%,因此,农业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有限。
(三)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近年湖南省金融机构对各种金融产品工具进行了创新,但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品种发展仍比较缓慢,金融服务创新力度仍然不能满足需求,表现为种类少、数量少,即供给严重不足。现有的财政资金支农模式中,企业申请的支农补助资金很大程度上与基地建设挂钩,除政府补助资金外,涉农企业自筹部分投资大、时间长,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了较大资金压力。对于部分初创农业科技企业,相对复杂苛刻的贷款抵押或担保条件增加农业企业的贷款成本与难度,对于农村家庭信贷申请成功率也仅为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普惠金融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普惠金融在资源配置、供给质量、基础建设等方面依旧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湖南农村地区由于信息不对称,客户分散、点多面广,普惠金融一直难以解决客户维护和管理成本高、风险控制压力大、服务不均衡、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等问题。湖南较多涉农企业面临筹资成本过高,收益低,未享受到普惠金融所提供的服务。如以百宜饲料为代表的饲料行业税后净利率平均数不到5%,以八百里为代表的农业冷链配送企业税后净利率为8%左右,坛坛香食品和奇异生物等食品加工企业税后净利率为9%左右。高成本低收益导致涉农企业面临亏损,企业经营难以步入良性循环。
三、促进湖南智慧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建议
(一)“科技+金融+生态”赋能智慧农业
通过场景支付嵌入、供应链金融和精准保险服务等,构建“科技+信贷+保险”和“科技+金融+生态”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为农村经营、管理组织打造智能移动办公平台及农民服务生态,以“金融+科技”链接农业产业,融合集环保、教育、医疗、金融、保险等服务能力新三农体系,一站式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贵、抗风险能力差等生产经营发展瓶颈。创新产地标准化生产范式,通过标准化服务,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全要素、全价值数字化,助力产业集群打造、提升品牌效益,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二)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创新智慧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加强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投入,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创新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鼓励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联合国有农业投资平台、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推出“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转贷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涉农保证保险贷款”等具体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三农金融支撑和服务体系。
(三)完善金融支农组织体系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县和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加大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发挥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职责作用,加大长期政策性信贷支持。保持农村商业银行县域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加快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完善村镇银行准入条件,鼓励包括企业法人、自然人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村镇银行的发起设立和增资扩股,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
(四)构建农业农村智慧产业体系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集农业资源、农业气象、农业生产、流通、技术推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推进全省涉农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实现资源环境、灾害防御、质量追溯等动态监测和精准化管理。以生产组织智能化、产品质量可溯化、市场经营网络化、社会服务专业化为目标,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选择基础好、条件好、辐射能力强、示范效应大的县市区开展试点,建设农业农村智慧产业体系全要素示范基地。
(五)完善农业评估及担保机制
根据各地区农业情况,要因地制宜地探索抵押物的评估细则,完善农业抵押物的评估办法,为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农业抵押物评估提供参考。由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共同建立农业信用贷款补偿基金,按比例分摊坏账、烂账。进一步优化农村信贷环境,增强农民的信用观念,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目前推行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结合起来,建议良好的道德氛围。
解决资金支持智慧农业发展,是当前湖南省助推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建立智慧农业发展金融支持新体系,对于提高湖南省经济发展,以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推精准脱贫、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开放基金项目(19K051);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XSP21YBZ171);
作者简介:管敏(1977—),女,湖南永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E-mail:80085783@qq.com.
参考文献
[1]余春苗,任常青.农村金融支持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经验和乡村振兴启示[J].经济学家,2021(02):112-119.
[2]雷舰.金融支持浙江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J].国际金融,2021(01):64-70.
[3]钱晓东.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21(01):44-47.
[4]陈幸幸,史亚雅,宋献中.绿色信贷约束、商业信用与企业环境治理[J].国际金融研究,2019(12):13-22.
[5]岳喜优.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发展研究[J].财政科学,2020(10):91-97.
[6]朱长明.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策略——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09):82-85.
[7]周方.四川民营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02):43-49.
[8]曾婷.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J].现代企业,2020(05):65-66.
[9]薛晨晖,危平.基于博弈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策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05):75-81.
[10]冯文丽,苏晓鹏.农业保险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制度约束与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2020(04):82-88.
[11]张田,齐佩金.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及其潜在风险研究——基于对“保险+期货”模式的扩展[J].投资研究,2019,38(10):42-51.
[12]许鸿雁,杨海军.金融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思考——以安达市奶业产业链发展为例[J].黑龙江金融,2019(1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