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我们的孩子不懂爱?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马丽波
[导读] 今天,我去上课。应该讲第20课《妈妈的帐单》一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小学校   马丽波    163311

        今天,我去上课。应该讲第20课《妈妈的帐单》一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课堂上,我重点引导学生就他们疑惑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小彼得放弃了他已经索取到的报酬呢?展开谈论。同学们思维活跃,竞相发言,灵动的火花闪现其间。许多同学都认为是妈妈的那份账单起了作用。有的说,妈妈并不是真想给他钱,只是想通过这份账单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的说,妈妈看了彼得的账单什么都没说就走开了,这是一位深爱着自己儿子的母亲。还有的说,妈妈把自己的这份总额为零的账单和钱无声地放在餐桌上,可以体会出这位妈妈很有办法,懂得怎样教育孩子。看来,我面前的这些八九岁的孩子,他们已经拥有了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和一双智慧的眼睛,他们是否也具有一颗细腻的心灵呢?于是我相机引导:一位母亲巨大的付出和“0”的索取,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呀!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的母亲为你们做了些什么,如果让你们来帮妈妈补写这份账单,你会写些什么呢?一双双小手举起来,“妈妈为我洗衣服0芬尼”、“妈妈为我辅导功课0芬尼”、“妈妈和我一起游戏0芬尼”……面对着孩子一张张涨红的小脸和渴望诉说的眼睛,我知道,是那份沉甸甸的母爱溢满了他们小小的心扉。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支笔写一写自己的切身感受呢?情动而辞发,孩子们一定有话可写。于是我说:“同学们,妈妈为我们做的事说也说不完,此时,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或者,你联想到了和妈妈一起发生的哪些事情,感受到了妈妈的爱,都可以动笔写下来。可以写几句话,也可以写一首诗。”孩子们热情高涨,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只听到“唰唰”的写字声。
        三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有的孩子停下了笔。作为一名临时代课的我,不是很了解这些孩子。说实话,对于这些三年级的学生,他们会写出些什么,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这样安排,也只是想给每个孩子假造一个读书动笔、表达情感的机会。可接下来的巡视和汇报,却让我大感意外。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从这些孩子的笔端流淌出来,是那样的朴实,那样的生动。


以下是学生写作内容的部分摘抄(未做任何改动):
        柳  杨:儿女看丑母   就向(像)看西施   养育之恩无法回
        老母身壮儿孝母
刘千玮:人间无私是母爱   母爱胜过金银宝
        人无真情怎能活   珍惜父母情与爱
        刘  谦:天下父母情,无物能回报。无言无私加无价,天下无人比。母爱深深如山崖,子女怎能不回报?母爱深深如海洋,谁能不动爱之心?母之爱,人之情,天下母爱永无边。
        卢  欣:妈妈,我爱您!记得有一次我忘带了文具盒,可您却冒着料qiao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为我送文具盒。妈妈我还想说一句:“我爱您!”
        张瀚文:妈妈,你真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哪怕您打我,我也能知道您的心。您肯定是不愿意打我的,我知道您是爱我的。要是您看到了这一番话,我希望您不要受太多的苦。
        ……
        四十分钟的时间实在太短,我的脑海中甚至回忆不起他们那可爱的模样。但是当我伴着夜晚的灯光,摘抄下孩子们的句句行行,它给我带来的回味却是那样的绵长。自从我手捧着这些大小不一、字迹不整的孩子的作品回到办公室,我的心,就一直无法归于平静。内心充盈的感动使我产生了欲罢不能、诉诸笔端的冲动。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也是一位十岁孩子的母亲。一直以来,面对着这一大批90年代的新生宠儿所表现出来的任性、自私、缺乏独立、不懂感恩等问题,我们做老师的,做母亲的,一边是引导,一边是自责,同时又有些许的无奈。可是今天,当我读着这些孩子的句句感言,我在怀疑,是不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一个声音在我心底响起:谁说我们的孩子不懂爱?“儿女看丑母,就像看西施。”一个八岁的孩子呀!母亲居然是孩子眼中的西施,纯洁得近乎圣洁的情感,让我肃然起敬。我们的孩子,原来,他们是懂得感受爱的啊!是不是一声声的“你还小!”“你不行!”的拒绝声阻止了孩子关爱父母的行动?是不是一句句“你要学会感恩”“你不能任性!”的指责声伤害了孩子脆弱的心灵?当我们面对孩子偶尔过失,能否也像彼得的妈妈一样,把唠叨的语言化成无声的行动?面对着孩子为你倒上的一杯热茶,我们是否也能坦然地接过,并由衷地送上一句“孩子,你真行!”
        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懂得尊重孩子的需求,懂得接受孩子的给予……这是三年四班的全体学生为我上的生动一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