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李慧
[导读] 小说是生活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将小说作为高中语文阅读的载体,是当下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阅读小说时,高中生不但要了解人物、知道故事,还要明确小说中使用的表现手法,了解小说的背景以及小说想要表达的主旨,如此才能全面提高小说鉴赏能力。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李慧

摘要:小说是生活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将小说作为高中语文阅读的载体,是当下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阅读小说时,高中生不但要了解人物、知道故事,还要明确小说中使用的表现手法,了解小说的背景以及小说想要表达的主旨,如此才能全面提高小说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小说阅读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小说都是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著作,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所处时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能够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教学面临的问题
        1.1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高考改革新政的出台,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及时做出调整。但目前仍有许多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少数教师认为小说阅读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等同于古诗文,多数教师认为不需要过分关注高中语文中的现代文阅读,相对轻视小说在教学中的比例及意义。其实小说和古诗文一样,都是传达人类真挚感情、表现生活的文化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古诗文为主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正确认识小说阅读在社会、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
        1.2教学模式
        据了解,在小说阅读教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仍以传统的灌输法为主要教学模式,少数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少部分教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小说,更多教师认为没有时间让学生精读。小说和诗词歌赋一样,字里行间凝聚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必须精读细读,才能够深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这也是培养高中生小说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没有精读细读的情况下,学生无法理解小说的语言、描写方式、深层意义等。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精读细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
        1.3课外阅读
        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学生除了要阅读教材收录的小说,还要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但调查显示,只有 32%的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前或课后对教材中节选的小说进行全文阅读,26%的教师对课外阅读没有任何要求。阅读是目前高中生语文学习的短板,只有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在课后也进行大量阅读,才能提高小说阅读的质量, 进而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设计相应的考查或评价制度,鼓励并督促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教师要不定期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的经典小说,但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能做到经常为学生推荐小说,这就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无法联系,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进行了阅读,小说阅读的质和量无法得到有力提升。
        1.4学生积极性
        教学中,部分小说情节寡淡,语言散文化,内容也相对隐晦,导致学生在阅读时无法很好地理解其内容。此外,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对于研读环节并不是十分重视,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点,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只能被动接受,逐渐对小说阅读失去兴趣。因此, 教师要加强对小说阅读的讲解和引导,着重分析和讲解小说难点,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其思考的兴趣,让学生沉浸在小说阅读的快乐之中。



        2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2.1丰富阅历
        小说的真正意义在于其与生活紧密结合。小说能体现所处时代的社会状态,展现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阅读小说可丰富学生的阅历和经验。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荣国府的三间兽头大门、门两边蹲着的两个大石狮子、华冠丽服的侍役,无不显现了当时贵族之家的显赫和威严。在拜访贾母时,小说写道:“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期间仆役、婆子、丫鬟轮番更换。”这些描写都能让高中生感受到荣国府强大的背景和实力,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阅历。此外,学生还能够从《林黛玉进贾府》中了解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阶级制度,深切感受到当时贵族的生活环境和百姓的生存状态。由此可见,小说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不同的人、 了解不同的生命状态、体会不同的人生、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化氛围。
        2.2激发创作能力
        小说中经常出现各种伏笔以及引人遐想的结局。教师 在教学时要合理引导学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根据前后情节来进行再创作,或补充,或修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文笔的进步,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如《祝福》中,对于鲁四老爷的描写并不多,学生只能通过一些侧面描写和环境刻画分析鲁四老爷的性格和形象。文中除了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还有两次语言描写,即在祥林嫂被婆婆抓走和卫老婆子道歉时所说的“可恶,然而”。根据上下文可知,作者描写鲁四老爷书房中的摆设和对联是为了展现他有文化的假象,而两个“然而”表现了鲁四老爷心思缜密,是一个懂得自我包装的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两个“然而”进行思考和补充,充分理解背后的意蕴。教师的有效 引导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能提高其思考和创造的主动性。
        2.3提高综合素养
        高中生能从小说中获得启发,领会许多人生感悟,这对其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祝福》一课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是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 作者通过简单的眼神和脸色描写,表现了祥林嫂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从“顺着眼”到“眼角带些泪痕”再到“直着眼”,脸色由“青黄”到“红”再到“黄中带黑”。这些细节描写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祥林嫂的精神不断受到摧残和打击,写出了当时社会普通百姓生活的不易,展现了一个麻木、黑暗的时代。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够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还能够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形势,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阅读小说能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不断思考、仔细分析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结语
        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师在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教师要不断努力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身,为学 生做出榜样,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艳娟.问题情境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14):109.
[2]谢惠芬.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的问题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8):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