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导入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杨桂英
[导读]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学习效果对以后的学习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了初中、高中阶段,学习起来就会越发吃力。

四川省南部县河坝镇龙庙小学   杨桂英    637300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学习效果对以后的学习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了初中、高中阶段,学习起来就会越发吃力。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课堂上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课堂导入。有效导入从本质上能够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这是一种实施难度较大的教学形式,是经过教育学者们努力钻研设计的教学艺术,因此,设计语文教学课堂的导入就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有效导入;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形式,导入教学也有千变万化的导入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导入的运用,都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应该以最为新奇的形式来进行这门艺术的展示。语文课堂的导入应以课文内容为主体,基于课堂内容设计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地设计出有利于更多学生学习的导入方式,对于不同的内容可以随机应变出一种新颖的导入,使得学生容易接受。本文就几种不同的课堂导入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些许参考。
        1.故事导入法,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故事对于他们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采用有趣的故事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是极其有效的导入法。例如,小学语文课堂中学习《司马光砸缸》,教师在讲课前,先描述“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几个小孩玩耍的时候,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老师可以提问“哪位学生可以想出办法营救掉进水缸的孩子?”从而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导入的故事要与课文紧密相联系,能使学生从故事情节进入到课堂中来,从而让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2.多媒体导入法,形象生动展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导入法可以将呆板的文字、语言等以图像、音乐、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原有乏味的课文顿时像只鸟儿一样活跃起来,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增强。例如,在学习《赵州桥》一文中,老师可以将对《赵州桥》的建筑进行一个形象生动的描述。教师的描述之后再以多媒体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展示,使学生对其有真正的认识,学生将老师的描述与多媒体的图片相结合,让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之老师在黑板上的总结,学生也就很容易接受知识,便就有了求知欲。



        3.悬念导入法,引发学生思考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当他们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时,总要问个为什么,对于故事接下来如何发展,人物的关系与命运都极为关注,依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去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样往往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例如,小学课文中的《小壁虎找尾巴》,可以这样导入:老师上课之前可以多准备几只壁虎以供学生来观察,然后再拿出一只断了尾巴的壁虎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只壁虎的尾巴断了,并报告给老师,老师将提问出“这只断了尾巴的壁虎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在课文中搜索答案,先设置问题,由学生来回答,将学生引导进课文之中。应用这种导入方法,要使设置的问题贯穿全文,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对其产生兴趣,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能力。
        4.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情感
        对一篇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在新课开始的阶段,老师可以创设一种感人的教学情境,将学生融入到教学的情境当中。例如,小学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可以先设计这样一段开场白:(欢愉的音乐慢慢响起)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块融化了,青蛙睡了好久,也苏醒了,它又呱呱的叫起来了,池塘里又是生意盎然,水里也慢慢的出现了许多小黑卵子,微风轻轻的吹拂着,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每一寸角落。青蛙妈妈的孩子也慢慢成长起来,小黑卵已经长大了,长成了小蝌蚪,可以自由地在水里游玩。学生听老师描述的场景是这般美好,也想象着这些画面,在这种氛围下,再引入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虽然不曾看到,却比真正看到更让学生对其有兴趣,一段看似简单的开场白,让学生的心里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对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就极为关注,使学生对小蝌蚪找妈妈产生情感共鸣[1]。
        5.复习导入,承上启下
        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老师可以将以前学过类似的课文再次提出,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还对新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学习鲁迅《故乡》的时候,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少年闰土》《朝花夕拾》《三味书屋》等描述性的课文,让学生体会鲁迅的写作手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去学习《故乡》,就容易了许多。总而言之,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贵在能恰当的运用。但是不论以哪种形式导入,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目标。我们要以教材大纲为依托,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心理特点,巧妙设计出导入方式,使语文课堂的教学导入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结论:
        简而言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它主要以是否突出了教学标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作为标准来判断导入好坏。课堂导入的方式有许多种,但是要与课本相联系来设计出较好的导入方法[2]。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种方法设计导入环节,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广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究。
参考文献:
[1]巴换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入艺术[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8,(06).
[2]顾成凤.序幕拉开的艺术———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9,(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