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次仁桑珠 850000
语言就广义而言,是一套人们共同采用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符号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传递。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现代藏语和日语都经过了历史长河的积淀和人们的使用,形成了相对规范的标准藏语和日语。日语和藏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藏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语言以词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但相对于汉语,藏语有其自身独特的语法特征,尤其是助词和动词的形态变化特点明显。这和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日语非常相似。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看日语和藏语的语序也同属于SOV型。近年来随着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每年日本人赴藏旅游的热情逐渐增加,同时由于藏学研究的不断升温和藏语进入信息化时代,关于藏语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本课题旨在比较研究中国藏语(以拉萨话为例)和日语中表示敬语的使用,所谓的敬语,简而言之,就是对谈话的对方或谈话中涉及的人所使用表示尊敬的语言,它是一种专用的表达方式,即在表述相同内容的事情时,通过改变表达方式来表达敬意或礼貌。敬语现象在一般语言中都有。例如,汉语中的“贵姓”、“您”、等等都属于敬语现象。但是,像日语和藏语的敬语那样细腻且严格大量使用的现象则在其它语言中并不多见。
藏语敬语又称礼貌语,敬语在拉萨口语中使用率很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也随之不断地丰富。藏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史,是一个文明尚礼的民族,其语言表达有着鲜明的特色。敬语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和谦逊、礼貌的体现,在交际中具有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亲切交谈的功能。通过语言表达,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特别是藏语敬语是根据本民族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为准则的,因此藏语敬语十分丰富,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日常生活用语的方方面面。为了敬语的存在和发展,以及逐步精炼、增多、规范,提倡人们正确使用文雅、礼貌、亲切的敬语。,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吐蕃王朝时期的碑文以及敦煌藏文残卷可以证实,藏语敬语词的出现非常久远。大约三千多年前,藏族先人在语言交际中已有使用敬语。公元十一世纪西藏地方政权建立后,记载有关敬语的石碑越来越少。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藏语中的敬语数量、范围和使用对象随之逐步规范、增多,吐蕃时期开始到以后历代的文献古籍中,涉及到大量的敬语词。敬语的使用比前期更为丰富,如《米拉日巴传》、《八大藏戏》等书籍中使用了大量的敬语。因此,敬语词被大量的使用在过去和现在的书面语和口语中。当代藏族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敬语使用的对象不分地位高低、贫富差距、年龄大小、性别差异等,只要表示尊敬均可使用敬语。学习和使用敬语有利于藏族相互尊敬友爱的优良传统习俗得以继续发扬和保持。敬语还具有修饰的作用,敬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能够贴切的表达说话人意思,修饰效果强烈。如果改用与之相应的普通词,就会影响所表达的意思。敬语在藏语中还起到祝词的作用,如在节庆婚丧、各种公共集会、庆典和宴会等都使用着相对应的敬语词,表达着祝事业、祝婚、祝节日、祝寿等不同的含义。可见在生活的各种场合,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敬语。通过敬语词的剖析,希望人们对藏语敬语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敬语的使用率非常高,能否正确使用敬语,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的高低,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敬语词的正确使用,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为纯洁和规范语言作出应有的贡献。此外,针对拉萨口语中的敬语,如何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继续传承民族文化,对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多"礼"的民族,所以敬语的使用也理所当然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言语活动,成了社交中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日本人使用敬语关系到多层次的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要对敬语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提高其应用能力必须了解人际关系在敬语中的重要性。日本过去是一个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社会。自近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封建社会解体,民主思想传播,经济文化迅猛发展。日本人的语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敬语也不再单纯是平民向皇室、贵族、武士阶层表示恭敬地语言,而成为大众彼此之间相互使用的语言。但是作为彼此关系的尊敬语言,依然不能完全摆脱表现高低尊卑的含义,日语的敬语形式上大体分为郑重语、尊敬语、自谦语三种形式。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多“礼”的民族,所以敬语的使用也理所当然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言语活动,成了社交中人际关系的软化剂和催化剂。日本人使用敬语关系到多层次的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
敬语在拉萨口语中使用率很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也随着不断地丰富。藏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史、是一个文明尚礼的民族、其语言表达有着鲜明的特色。敬语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和谦逊、礼貌的体现。藏语的敬语是根据本民族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为准则的,因此藏语敬语十分丰富。藏语敬语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吐蕃王朝时期的碑文以及敦煌藏文残卷可以证实,藏语敬语出现久远。
综合来看,本课题从藏语和日语中敬语方面上着手,分析对比两种语言中使用的敬语,并由此探讨不同的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将加深对藏语和日语敬语使用的理解,有利于加强藏语和日语翻译领域人员对语言的把握,商贸流通业、旅游业和外交人员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避免误解,高效的完成外交和商业活动。
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强调,要“着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建设好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搞活商贸流通业,把西藏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 “十三五”规划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指出,“要进一步突出拉萨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突出文化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创新。特别强调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产业文化含量”,其中旅游业都作为西藏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要将西藏建成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热爱旅游的日本国游客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藏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的有效手段。因此,从语言对比入手,增强在藏对日工作人员日语从业人员对文化比较的认知度和自主性,对比这种差异,从而找到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对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趋利避害,对西藏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交流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项目名称:西藏大学校级青年培育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