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究 梁燕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上   作者:梁燕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基于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要想发挥小学数学应有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作用,可以采取问题导向式导入、创新数学练习题目、注重数学应用题分析过程、解题三环节等策略。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梁燕  213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基于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要想发挥小学数学应有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作用,可以采取问题导向式导入、创新数学练习题目、注重数学应用题分析过程、解题三环节等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21世纪以来,国家为了全面建设素质教育,顺应社会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际教育接轨,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即新课改。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为学生未来理科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注重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新课改指出小学数学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数学基础知识,更在于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守旧
        受我国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影响,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老师“教”为主要内容,不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这会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地记住一些公式、定理和解题过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单一
        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小学数学教材的可拓展性较强,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培养、逻辑思维等教学。然而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依旧是就教材讲教材,不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忽视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思维。
        (三)忽视逻辑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易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疲惫,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学生只会表面乖巧地学习,却对学习内容缺乏主动、深入的思考,对所学习的内容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更不能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设置问题导向式教学,培养学生“探究之智”
        问题导向式导入是指在导入环节老师要基于学生对上节课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等,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在老师讲解课堂内容之前,要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作答。
        以四年级下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识点为例,在该节课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先播放动画片《奥特曼》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等片段播放完毕后,老师引入课堂导入背景:城市里现在出现了怪兽,奥特曼想去打怪兽,但是奥特曼与怪兽之间有座大山,不考虑借助特异技能的情况下,奥特曼怎么到怪兽距离最短?是穿山隧道?还是绕山走到平地?由于学生刚看完动画片,整体课堂积极性和活跃度较高,在此时结合老师的与动画相关问题引导,可以让学生思考怎么才能距离最短的问题,在这之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自由作答,但是最终会得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进而引入课堂内容。
        这个环节的意义并不是考查学生是否对教学内容预习或者掌握,而是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开发学生的大脑,为接下来的课堂内容教学做好铺垫。
        (二)引入情境体验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与习题演算,也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相关学习内容,因此,在教学理念上不能一味地沿袭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可以引入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
        例如,在教学“认识元、角、分”课堂上,老师可以完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模拟购物的场景,摆设一些用品让个别学生做售货员,其他同学扮演客人的角色。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减计算。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其加深对元、角等金钱单位的认知,而且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其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但是同时要兼顾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等,创设特定情景来进行教学,其目的最主要是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
        (三)改革数学习题形式,引导学生创新
        1.生活化练习题,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能够解决基本相关题目,但是一旦题目涉及到实际应用则不太懂的变通,不能很好地知识点进行应用,如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时,如果是直接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很多学生都能正确完成。但解答“求教室粉刷的面积、游泳池贴瓷砖的面积、计算烟囱的表面积、鱼缸的面积”等与生活有关的题目时,则出现学生机械地套用公式、乱做一通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知识的应用能力,老师可以布置两个课堂练习作业:(1)举例教室中的长方体?(2)测算你举例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表面积。通过这几个问题设置,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生活化的教学会让学生形成“学习是有用的”,学生可以利用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增强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2.操作实践类练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操作实践类的课堂练习主要是通过动画显示图形的变化,进而指导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探索和延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以“周长”为例,这节课主要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试图用周长概念解决实际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在课后复习阶段老师可以制作A4纸张折一折的视频,在视频中老师自己多次折A4纸张,并鼓励学生进行演示。课下老师要求学生按照视频准备一张空白的A4纸,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测一下这张A4纸的周长,并将答案写在纸张上,另外,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A4纸进行随意折叠,在每一次折叠之后都会形成新的图形,要求学生将新的图形的周长测量后写在纸张上,通过4-5次折叠后,整个课下活动结束,学生也进行了多次周长的测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让学生对周长知识有了充分的掌握。
        (四)利用数学应用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培养方向,通过小学应用题的合理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1.“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有时候题目中会蕴含一定的隐藏信息,此时则需要通过对题目的补充来完成结题过程,通过“补”来引导学生去思索问题,将已知与未知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构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分数中寻找单位“1”的问题,一直是困惑学生的一个难点。“一条公路全长1000米,已经修了40%,还剩多少米没有修完?”这题做过很多遍,但是每次还是有学生做错,其实,说到底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这题的单位“1”,纯粹的觉得单位“1”是分率前面的量。但是这题的单位“1”是隐藏的,如果将题目补充完整就是已经修了全程的40%,这样一补充,单位“1”立马就出来了。所以,有时通过“补”能将题目变得更加简单。
        2.“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数和形是数学学习中常见的两个部分,也是数学理论的两个研究对象,数主要是指数学理论中内部的数量关系,行则是这种数量关系所隐藏的空间结构,数与行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要求数与形之间的转换,在某些数学题目中需要将数学内容转化为空间结构才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题目,掌握解题技巧。这种数和形的相互转化,对于学习小学数学来讲具有重要作用,学生掌握该种方法后,有助于提高其思维拓展能力、想象能力和数学解题能力。在进行数学计算的时候,如果只是依靠文字来进行解题可能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运用几何图形则能够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整个题目变得更加地直观,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整个题目和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开拓学生思维和直观展示,来促使学生创新解题思路与方法。
        以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与实践》为例,六年级下册学生学习了分数、概率和几何图形等知识,在综合考察的应用题中则会要求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小明过生日邀请了他的同学一起到家玩耍,他把蛋糕切成两如下图所示,请问,小花和小张一共得到了蛋糕的多少(用分数表达)?


        解题思路: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从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出题目的意思表达,但是单纯依靠图形,不能给出正确的结果,要先把题目转换为数学内容,然后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解题,解析过程如下。
        解题过程:由图可知小花占20%,小张占25%,两人总量20%+25%=45%=9/20
        三、小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人才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够对所见所感产生自己的独特想法与建议。数学特有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对学生的思维和逻辑具有一定的培养作用,为了更好地通过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课堂活动方式、数学习题形式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话语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背后逻辑关系的思考,鼓励学生自发地、发散性思考,让学生能够从小埋下一颗不断创新的心。
参考文献:
[1]岳竹青,史方剑.探析核心素养下对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82):89-90.
[2]刘金萍.谈如何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小学数学基础教育[J].才智,2020(18):99.
[3]刘玉凤.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创新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策[J].中华少年,2020(13):81+83.
[4]肖崇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上),2018(09):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