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熊朝忠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熊朝忠
[导读] 传统的教育模式多是全班一刀切,成绩优异的学生感到课程进度慢,水平暂时较差的学生对课堂知识点会感到比较吃力。

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猛硐中学  熊朝忠  663603

摘要:传统的教育模式多是全班一刀切,成绩优异的学生感到课程进度慢,水平暂时较差的学生对课堂知识点会感到比较吃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分层教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分层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重要体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教学 应用
        引言:数学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也是初中阶段的主要科目,是学生学习理化知识的不可或缺的基石。从发展程度上看,初中数学延伸了小学数学的知识,同时,由于教材内容知识点多,而且这些知识点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变得日益复杂,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在学生的方面,不同的学生其家庭环境存在很大的不同,智力水平、基础知识的差异也很大,教师如果不能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光图方便使用“一刀切”方法进行教学,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学好数学。在此种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师就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生为本,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学生“整体全面发展,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分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其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非常重视,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能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一、掌握学情,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初中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个性发展已出现较大差异。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分别从学生的心智、情感、环境等各个维度来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成绩、态度等,将其分为A、B、C三个层次,即A层学生喜欢数学且成绩较好,B层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但成绩一般,C层学生数学学习较差,数学学习兴趣低,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在对学生分层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使其明白分层是为了促进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得到更好发展,并无任何歧视学生的意思,这样,学生才能以正确和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分层教学中。学生所在的层次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不断地动态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教师要定期对已经划分好的层次进行调整,综合考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从而使个性化教学得到落实,真正开展因材施教并且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制定分层计划,进行差别教学
        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真实水平之后,就进入第二个步骤——分层次制定教学计划。按照数学学科的学习规律,大致将学生分为基础、调整、巩固和提高四个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教学计划。


对于基础层的学生,首先的任务就是打牢基础,为后续的学习扫除障碍,其次是调整层的学生,该水平下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知识,但是解题思路比较僵化,不能根据题目的改变及时地举一反三,对于这部分学生应该规范数学的解题习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对于巩固层次的学生,一般的数学问题能够顺利地求解,这时候应当加强学生的做题熟练度,提升学生的答题正确程度。对于提高层的学生,教师应当进行拔高提升,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学习课本之外的数学知识。
        三、关注差异,对课堂提问分层
        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最直接的师生互动。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实施分层教学时,初中数学教师也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对课堂提问进行分层。例如,如果是温故知新及基本概念的简单应用,学生经过阅读课本、认真听讲就可以回答,要将机会留给C层学生,帮助他们增强自信,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激发学习的愿望;如果是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要结合所学内容整体进行思考才会得出答案,就可鼓励B层学生进行回答,增强参与感,满足他们被关注的需求;难度较高、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则留给A层学生进行回答,使其在问题中挑战自我,提高数学能力。
        四、分层安排教学作业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作业的安排十分重要,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运用,也能给教师进行一些教学反馈,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来说,进行数学上的教学重点不在于知识点的掌握,而在于学习技巧和灵活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整体的素质。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对不同层级的同学进行教学内容划分,第一类同学:要求完全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学习分解的简单算法,并对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解答,更深层次的理解应用,增强数学思维的敏锐程度;第二类学生:要求掌握知识点,并且对书本上的例题进行理解,例如,分解因式:x2-2x解:x2-2x=x(x-2);第三类学生:要求简单理解和熟记知识点,例如,“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作把这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为之后进一步的学习应用打下基础,并逐渐的促使其数学思维的形成,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第四类学生:只需掌握知识点的概念,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管是学习基础还是理解能力,或者是学习习惯等,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师针对这样的问题,要正视自己的教学责任,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并且能够正视学生的个体发展,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引导者,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建宏.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45):212.
[2]骆芹.分析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1):63-64.
[3]云亚军.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