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周歧常
[导读] 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往往是整个教学课堂的重要开端,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最终完成与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广西百色市民族体育中学   周歧常  533000

摘要: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往往是整个教学课堂的重要开端,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最终完成与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因而,我们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提高教学效率。成功的知识导入教学是能够启发和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探究的“催化剂”,能够充分帮助集中和有效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加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引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起点,也是开启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形式多样、新颖别致、过渡自然、吸引力强的课堂导入环节,如同路标、序幕,可以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也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问题导入法
        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当对将要教学的内容有一个充分的把握,并且与相关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找出最佳提问时机。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综合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问题的设计,确保问题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并未直接引申出本节课的内容,而是提前要求学生阅读对应的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一些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图片,以此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发现,多数学生将视线集中在大屏幕上,认真观察上述图片。于是,教师可以顺势抛出引导性的疑问:“同学们,你们从上述图片中发现了什么?你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与其相似的事物吗?”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一来,教师能引申出本节课要教学的内容,也能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很好的建构,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顺畅,使双方的距离更近,这对后续教学的实施是极其有利的。
        二、陷阱导入法
        教师一定要严格地遵循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则,充分利用课堂上的错题资源,设计“陷阱性”的导入,充分发挥其中的成长点。例如,在进行课堂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抛出一个具有选择性的疑问,通过引导学生对题目的判断,若产生了正确的判断,则可以根据判断继续进行讲解,若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则可以顺势将一个学生引导到一个陷阱性的判定,即什么是锐角三角形或者钝角三角形的选择性疑问中。陷阱性导入往往是通过学生自主提出,教师进行适当引导而开始的,接下来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通过自己的分析总结结论。当学生困于判断“是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的困惑中,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新的概念“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全等三角形”。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即可以对这一全新的概念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三、类比导入法
        有些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十分相似,这是因为它们之间本身就存在内在联系,对于这样的课型,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导入新课,如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教师在教授“分式”时可以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列出分式,比较分式与分数的异同,观察、比较得出分数的分母是数字,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表示,二者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类比分数构建分式的概念,理解分式与分数的异同,减少学生的认知困难,顺利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迁移,培养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数学观点。
        四、微课导入法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主要功能就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引入新课知识。在以往,不少教师对课堂导入并不重视,一部分教师未能展开导入,一部分教师则把这个环节用于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这都会导致新课的开展切入不顺畅。在微课导学视角下,就可以事先设计短小的微课,在其中融入一个和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案例或者是其他案例,通过微课将这个案例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对这个案例作出分析和讨论。在学生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挖掘,将其从微课引申出来,让学生透过现象,对其中的数学知识形成一定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五、动手操作导入法
        设计恰当、紧扣主题的数学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强化切身体验,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常用的活动如折纸(轴对称)、作图(尺规作图法)、剪贴(相似、全等)、拼凑(割补法)等。如在教授八年级“勾股定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拼“七巧板”,体会勾股弦图的奇妙之处。“等腰三角形”,用轴对称知识做基础,引导学生一起折叠、剪纸顺利导入新课。这种过渡自然有趣,能使学生很好地感知新知识、理解新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结束语
        导入是一门艺术,初中数学的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各种导入方式产生的效果各有不同。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能启发学生思维、创新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成绩的课堂导入方法就是好方法。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讲课水平,不断提升课堂引导艺术,到达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小丽.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74.
[2]杨玉金.新课标下数学课堂导入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0(23):112-113.
[3]罗玉武.浅谈课堂导入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2):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