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起步作文散发独特的“味”道 ——谈三年级习作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陈伟秀
[导读] 与一二年级的写话教学对比,三年级习作教学就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习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大舞台。

广东省惠州市第四小学   陈伟秀   516002 

摘  要:与一二年级的写话教学对比,三年级习作教学就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习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大舞台。在习作指导中,我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从连词成句到连句成段,再到布局全篇,系统的习作训练,使学生从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到有条有理地、滔滔不绝地表述。学生掌握基础的写作方法,让起步作文散发独特的滋“味”——真味、丰味、兴味、乡味。
关键词:起步作文  散发  “味”道
        初接触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我就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口上说得溜,真正要动笔写就望而却步了。靠生搬硬套,“憋”出来的习作,问题自然也不少: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连学生自己也不知所云;没有中心,形聚神散,如一盘散沙;缺乏真情,枯燥无味,如嚼白蜡……那么,如何跨越起步作文教学中的各种梗?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习作教学寻“真味”,言之有像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最先求真,避忌“造”文。但三年级学生刚练习写作,为了追求字数,又缺乏体验,不少同学在脑海中酝酿各种场景、各种活动、各种故事,结果写出来的内容难免“失真”了。为此,习作指导中,我首先寻“真味”。如写家乡的水果,我让学生带着实物,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然后说一说,议一议,达到先观后说,先说后写,以说促写的目的。最动人的是真实的语言,最感人的是真实地表达,即使是表达能力一般的孩子,习作中也能泛出“真味”。
        二、习作教学展“丰味”,言之有物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把习作与课内外阅读紧密联系起来。课堂教学中,从文本出发,读到好词好句,组织学生仿写几句,或用词说话,坚持训练,学生就能内化知识,学以致用。除此之外,我还常常组织学生开故事会,好书推荐活动,图书漂流活动,带领学生到课外书籍中去串门儿,引导学生爱读书,教学生会读书。看书时,我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边圈圈点点,熟记好词佳句。写作方法在课内,语言积累在课外。开学初,我就指导学生列出了本学期的重点阅读书目,在完成重点阅读的同时,进行个性化阅读,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学生自己选择读物。组织学生每周开展一节阅读课,课前是 “我看好书我推荐”环节,营造大家读好书的氛围。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交流阅读的体会、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规范阅读行为。每月进行一次“我是小书虫”评比。做到为阅读增容,为写作积累素材添砖加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日积月累,词汇量增加了,大量的素材,使学生在写作时得心应手,言之有物。



        三、习作教学增“兴味”,言之有趣
        兴趣是引领学生走进写作殿堂的钥匙。对于刚步入三年级习作课堂的学生,他们对习作是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也许还会存在一种恐惧的心理。为此,我决定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写作欲望。其实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说是写的基础。开学前几个星期,我不离文本,每节课都找机会跟学生玩口头作文的游戏,联系一二年级的说话训练,从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到连段成篇。有时是看图说话,有时是生活中的事例,有时让学生自由选择要说的内容。对于表现好的同学或小组给予表扬或奖励,让学生感受作文就是这么简单、有趣。生活中、游戏中作文,让学生兴趣大增,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为以后的作文教学作好了铺垫。当然,兴趣的培养是贯穿整个作文教学过程的。我把作文教学与活动、参观、实践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学完《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课,我及时与学生一起总结写作特点,并让学生带来自己家乡的一种水果,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展开想象,接着让学生品尝味道。学生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很快就明白了水果的特点,写起作文来也就兴趣盎然,我趁机指导他们仿照《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写作特点来写这次的观察日记。三年级学生本来就有很强的模仿性,运用起来当然得心应手了。就这样,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真正快乐地进入了写作的殿堂,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常常会有学生觉得同一个话题,写一篇习作是不过瘾的,总要写上两三篇才罢手。就如我爱家乡的荔枝,我爱家乡的龙眼,我爱家乡的黄皮,哪一篇都是离不开生活,接地气的写作素材,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趣。
        四、习作教学散“乡味”,言之有情
        与家乡生活联姻,帮助学生广开“材路”,让学生的习作散发出浓浓的“乡味”。学生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家乡,写作素材就在我们身边,每天穿梭在桥东这个老城区,碰到的一人一事,看到的一景一物不就是写作的好题材吗?我引导学生时时处处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如学写人写事的习作,那就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父母师长同学,摆地摊主、清洁工、志愿者,无一不是写作的对象,他们身上每天都有故事,无需生搬硬造;如写一景一物,那就看看自己熟悉的公园、学校、东坡祠,哪个不是我们孩子的乐园与学园,要是写不出来,何妨跟随父母家人去走走看看,用心感受;如写美食,那桥东更加是圣地,小海鲜、阿嬷叫、艾粄,样样诱人。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验并记录生活,写作材路大开,习作内容充实,乡味浓厚,爱乡爱家之情溢于言表。
        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时做到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我还抓住活动课这一契机,开展 “谜语大赛”“成语接龙”“你做我猜”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帮学生积累生活材料。鼓励学生对这些写作的材料记得牢,写得实,我鼓励他们写随笔。在班上每个小组都有一本共同的日记本,专门让学生写生活中的人和事,每天让小组的学生轮流写。可写当天发生的事,也可以写最近发生的事。学生写前都要看一看前一位同学的文章,并修改,写上三点评语,写几句自己的体会,再写自己要写的文章。定期检查,定期交流,到了期末,再进行一次综合评比,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表达的火花。
        再好的习作训练方法,也不能让习作成为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应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多写写身边的人和事,还要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穿插习作训练,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起步作文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中杰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策略》?[J].才智?2011(07):l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