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合理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   作者:房传侦1 郑峥1 刘安会1 陈良2 蒋陆霞1
[导读] 探究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合理应用效果观察。

        房传侦1  郑峥1  刘安会1  陈良2  蒋陆霞1
        1聊城市人民医院 药学部  山东 聊城 252000  2聊城市人民医院 骨科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合理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临床发放的1200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为分析对象,将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以及总金额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哌酮在不同使用方法的剂量以及用法,分析其药理作用。 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频度为4.5,低于第二代的6.7,同时高于第一代的2.4;同时在使用方法中,第二代口服用药量最大,占总比例的28.42%,第一代针剂的药物用量最低,占总比例的7.92%。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中的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哌酮的常用治疗方式、用药情况以及药理特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 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在临床用药中需注意使用剂量以及使用频率,并且需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特性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分析;合理应用
        前言: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用药质量以及安全性在不断提高。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目前广泛运用在临床上,主要运用于病菌感染导致的疾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感染,以更好地达到康复阶段。近年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频率在加大,导致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增加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用药效果[1]。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在临床使用度较高,该类抗菌药均有较高的抗菌效果,其药性较第一代更强,在临床使用频度也在不断上升,且不同的抗菌药具有不同的药理特性,可针对不同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以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感染。本次主要研究观察第三代菌素类抗菌药的药理分析以及合理用药,现研究选取1200例在我院临床发放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比分析不同抗菌药的药理特性。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临床发放的1200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为分析对象,将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以及总金额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哌酮在不同使用方法的剂量以及用药途径,分析其药理作用。
        1.2 方法
        对第一代~第三代菌素类抗菌药的口服以及针剂使用量进行统计,并计算药物使用频度值,计算方法为使用频度=药物使用总剂量/每日限定药物使用剂量。然后将总金额进行汇总统计,以《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为准[2]。并对第三代菌素类抗菌药中的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以及头孢曲松进行静脉注射以及肌肉注射两种方式,统计成人每日药物用量以及次数。
        1.4 统计学
        文中计数(x2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2 结果
2.1比较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用药情况
        将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的用药频度为2.4;第二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的用药频度为6.7;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的用药频度为4.5;同时在使用方法中,第二代口服用药量最大,占总比例的28.42%,第一代针剂的药物用量最低,占总比例的7.92%。结果显示用药频度比较第二代>第三代>第一代,且用药金额数随着用药频度的增加随之增加,结果如表1:
注:2组对比结果,p<0.05。
2.3比较三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药理分析
        ①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属于广谱抗菌药,针对革兰阳性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类等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且该药具有较高的血药浓度,可在人体血液发挥较大药理作用,出现的不良反应少,属于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抗生素。
        ②头孢曲松:头孢曲松可有效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的作用。该药物的药理活性较一般第三代抗菌药更大,因其具有较高的降解作用,可对β内酞胺酶进行降解,进而对脑膜炎奈瑟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进行抑制,对绿脓杆菌具有强抗菌性[3]。在临床上通常作为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以及皮肤感染等治疗首选抗生素。
   ③头孢哌酮:头孢哌酮也属于广谱抗菌药,该药对于绿脓杆菌以及沙雷氏菌作用明显,具有较高的抗菌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盆腔炎等生殖系统疾病。出现不良反应少,部分引起过敏,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以及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用药的不合理性,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的使用率提高。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具有抗菌性强且治疗有效率高的特点,但其价格相对较高。需对其药物作用进行分析,并评估其临床应用合理性,以确保其安全性。本次研究的结果中,用药频度比较,第三代的用药频度高于第一代,低于第二代,同时第三代中三种抗菌药在用量以及次数相比较,具有较大差异,且肌肉注射以及静脉注射的用法差异较大,P<0.05。
        同时针对第三代菌素类抗菌药的不同常用药中,其药理分析作用均有较大差异。头孢他啶针对革兰阳性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类等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该药可在人体血液发挥较大药理作用,在临床使用频率较高;头孢曲松可对β内酞胺酶进行降解,抑制脑膜炎奈瑟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等,对绿脓杆菌具有强抗菌性。头孢哌酮具有较高的抗菌作用,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盆腔炎等生殖系统疾病。三种抗菌药均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但须控制用量,保证药物的合理性[4]。
        综上所述,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且不同药物的药理特性差异较大,在使用时需严格遵守用药准则,控制剂量,合理用药,以提升用药安全性,并且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柏春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合理应用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8):177-178.
[2]全雪靖,和红锦.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探讨[J].中外医疗,2017,36(14):119-121.
[3]刘冰冰.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0):110-111.
[4]张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2):3236-3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