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   作者:1李洁 1于怡
[导读] 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1李洁  1于怡
        1联勤保障部队第970医院威海院区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目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52例(52只病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抗VEGF药物),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力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对照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可降低其眼压,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值得借鉴。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抗VEGF药物;眼压;视力水平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眼底血管病,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根据其阻塞的不同位置可以分为两种,即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在临床中比较多见,其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主要是单眼发病,其病因比较复杂,是由多种因素所致,患者会多种症状。而黄斑水肿是眼睛底部的视网膜中黄斑区出现炎症进而导致水肿,患者的视力会明显下降,主要致病因素就是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治疗时给予抗炎药物,其虽有效果但很达到预期,所以应选择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其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主要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视网膜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均为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男、女各15例、11例,年龄47-78岁,平均(56.8±7.6)岁,观察组男、女各16例、10例,年龄48-78岁,平均(56.5±7.4)岁,经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显示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治疗:采用视网膜光凝激光治疗,先对其表面进行麻醉,主要应用复方托吡卡散瞳,盐酸奥布卡因进行麻醉,然后在全视网膜镜的作用下实施激光光凝操作。
1.2.2观察组
        常规治疗+抗VEGF药物治疗:对患者应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实施治疗前先清洗患者的眼睛,手术前消毒铺巾,对患眼进行表面麻醉,再应用聚维酮碘对结膜消毒,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抽吸0.05ml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将其注入患者的玻璃体腔内,将针头拔出并对注射部位进行按压,时间控制在30s左右以避免药物漏出。完成操作后对患眼进行包扎,术后24h内将敷料摘除并对其眼内压进行测量,注意每天要给予患者滴眼液,一天4次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力水平进行检测及对比。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经治疗患者的视力提高超过3行,且黄斑中心凹厚度已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患者的视力提高2行,且黄斑中心凹厚度基本正常;无效:经治疗患者的视力没有提高且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不足250μm。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处理本文相关数据,计量资料:(n,%),t检验;计数资料:(n,%),卡方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黄斑水肿的发生主要是由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其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但对于患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患者来说其发病率会明显升高,当视网膜静脉阻塞后患者视网膜的黄斑区会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其组织出现炎症或有液体渗入的情况进而引发黄斑水肿,其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是导致失明,进而降低其生活质量,所以及时给予治疗很关键[2]。
        临床在对视网膜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会先进行诊断,了解其有无眼部疾病及糖尿病,然后再给予相应的治疗,当前大多患者会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其应用比较广,该种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缓解其水肿的症状,还能对其病变的视网膜进行封闭,改善其缺血状态的同时降低氧耗量,防止缺氧的发生,另外其还能降低VEGF分泌,减少玻璃体腔VEGF的浓度,从患者的实际效果来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增加其复发率,反而会影响患者的视力水平,所以应选择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抗VEGF药物在视网膜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其不仅能避免激光光凝治疗中的不足,还能抑制黄斑水肿使其能更快的消退,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且造成视网膜阻塞的原因是VEGF,应用抗VEGF药物能破坏其视网膜的屏障功能,促使其毛细血管更通透的同时使黄斑区液体聚集进而生成新的血管,提高患者视力水平的同时也能较好的保证治疗的有效性[4-5]。有研究资料显示视网膜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抗VEGF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与此研究结果一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对照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应用抗VEGF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眼压及黄斑中心凹厚度,提高其视力水平,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蕾,乔岗.康柏西普联合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4):48-49-52.
[2]彭红,彭梅,张艳芳.抗VEGF药物对不同年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2):24-28.
[3]范桂琼.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效果刍议[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2):165-167.
[4]曾华科,郜忠海,饶惠英.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9,31(11):156-158.
[5]王承曙.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155-157.
姓名:李洁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山东省威海市 供职单位:联勤保障部队第970医院威海院区 邮编264200    研究方向:眼科疾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