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对患者性激素及乳房状况的改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   作者:李大伟
[导读] 分析针刺治疗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对患者性激素及乳房状况的改善效果。
        李大伟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民医院康复科,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目的:分析针刺治疗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对患者性激素及乳房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12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小金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乳房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2、PRL、P、LH等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乳腺腺体层厚度、肿块直径、输乳管内径、超声低回声区直径等乳房变化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患者接受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乳房状况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针刺;性激素;乳房状况
        乳腺增生是女性群体的常见疾病,是乳腺正常结构的改变,属于病理性增生[1]。乳腺增生患者的性激素发生变化,乳腺生长发育和功能出现异常,对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负面影响,需要积极的对患者治疗[2]。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是乳腺增生中常见的辨证分型,以往临床上在治疗此类疾病时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但是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多需要联合其他方法治疗[3]。本文主要研究针刺治疗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对患者性激素及乳房状况的改善效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12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患者。对照组中,年龄为26-57岁,平均(41.52±3.09)岁;病程为1-12个月,平均病程为(6.61±0.43)个月。观察组中,年龄为26-58岁,平均(41.90±3.11)岁;病程为1-13个月,平均病程为(6.95±0.44)个月。两组资料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的标准;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次的研究。排除标准:近期内服用其他药物治疗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患者;伴有严重肝肾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小金胶囊治疗,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口服小金胶囊,每次服用1.2g-3g,每天服用两次,连续用药治疗3个月。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针刺治疗的穴位选择为:选取患者的乳根、膻中、屋翳、期门和丰隆作为主穴,选取内关、肩井、足三里、三阴交和太冲作为配穴;使用针灸针进行治疗,治疗时使用提插捻转法垂直皮肤进针,在进针得气后留针,留针时间为30min,每隔10min运针1次,每10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时间间隔为3d,患者共接受3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乳房变化情况,并对比。
        1.4数据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明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2、PRL、P、LH等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乳腺增生是我国女性中较为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随着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加大,此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4]。乳腺增生是指女性乳腺上皮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发生的进行性增生,与患者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有关,患者增生的乳腺会出现肿块现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感受到乳腺胀痛现象,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5]。
        以往临床上在对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患者治疗时,主要给予其小金胶囊治疗,此种药物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增生,但是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6]。
        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针刺治疗,经过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2、PRL、P、LH等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乳腺腺体层厚度、肿块直径、输乳管内径、超声低回声区直径等乳房变化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有显著作用,针刺治疗是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时使用针灸针并以特定的手法对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可以起到舒经通络、调节脏腑、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膻中穴刺激,可以起到理气活血、开郁散结的作用,对屋翳、乳根等穴位刺激可以起到宽胸增乳的作用,对足三里进行刺激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和补中益气的作用,多种穴位的合用可以较好的改善病情。
        综上所述,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患者接受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乳房状况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晶晶, 李丹丹. 推拿联合外用药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患者E2、P、PRL、LH的影响[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 041(003):374-376,380.
[2]朱丽华. 消乳散结胶囊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河北中医, 2018, 040(004):501-505.
[3]李丹丹, 阮迪, 沈明球. 经络推拿结合穴位点按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的疗效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 042(006):813-816.
[4]方珣, 李维瑜, 周秀梅,等. 柴香宁神汤联合针灸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014):2206-2207.
[5]马菁菁, 宋灿许, 姚明,等. 逍遥丸联合音乐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005(003):136-138.
[6]赵红娟, 劳肖霞, 徐晓媛. 壮医经筋疗法联合疏肝消癖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45例[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 40(003):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