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无创通气对急诊重度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   作者:孙朋爽 梁远 姜姝
[导读] 探讨BiPAP无创通气对急诊重度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孙朋爽   梁远   姜姝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     广州     510630
        [摘要]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对急诊重度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98例急性重度哮喘患者,均在2019年06月至2020年0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抽取的98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9例。通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下,进行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均要更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经过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比较,在四种指标数据的对比中,两组间所得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更快的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BiPAP无创通气;重度哮喘;肺功能
前言
        哮喘的发生,会使人们的呼吸出现困难,在生活中造成严重的影响,重症哮喘的影响更甚,患者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造成身体机能和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对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也一直成为了临床治疗的难点,为了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次研究将对BiPAP无创通气对急诊重度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展开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其研究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98例急性重度哮喘患者,均在2019年06月至2020年0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抽取的98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9例。在对照组中,共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2~78岁年龄段之间,平均的年龄值为(62.43±4.41)岁;观察组中共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4~78岁年龄段之间,平均的年龄值为(63.14±4.79)岁。两组患者组间观测信息经过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诊断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年版)中的标准,并没有其他疾病的病症影响;②纳入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的研究内容有了解并愿意配合进行;③本次研究的方案在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后,经过审核,允以实行。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肺、肝肾等严重器官的功能障碍和患有全身性感染性疾病;②在进行治疗前接受过其他支气管扩张药物;③对本次使用的研究药物有过敏史。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吸氧、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选择大小合适的面罩进行佩戴,连接呼吸机。将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设置,模式为S/T,呼吸频率16~20次,初始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分别为6~9 cmH2O、0~2 cmH2O,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加大,并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
1.4        观察指标
    (1)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其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进行记录分析。
        (2)对比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对进行患者进行肺功能仪和肺峰流速仪检测,进行呼气峰流速(PEF)水平测量,测定肺活量(FVC)、第一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和呼气峰流速百分比(PEF%),取其平均值进行治疗水平的观察。
1.5        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所涉数据资料于SPSS22.0中录入展开统计,计量在表述时应用()进行描述,施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获取。检验值显示P<0.05则表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经过观测,观察组患者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均要更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见表1。

3        讨论
    重症哮喘的发生,在临床上的症状较轻中度的患者更为严重,对于常规的治疗,起效也更为缓慢,反应性也较差,在对患者的治疗上,处置方式也较为复杂。为此对病情进行及时的治疗,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肺功能状态有着重要意义。
    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中,BiPAP无创通气逐渐应用于哮喘、呼吸衰竭的治疗中,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相对于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无创通气治疗的操作更为简单,不需要切开气管,进行气管插管,对患者造成创口,且会对声带造成影响,增加感染的风险,同时面罩通气也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进行改善肺部的通气,缓解哮喘症状[2]。
    通过本次研究的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有着明显的缩短,且肺功能也有着更好的提升。表明了BiPAP无创通气对急诊重度哮喘患者的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BiPAP无创通气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更快的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肖昌玉,张虹,袁艺. BiPAP无创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度哮喘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情况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2017,18(1):48-50.
[2] 蔡林再,王成存,谢五菊. 无创通气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6,40(3):229-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