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内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   作者:刘 洋
[导读] 分析上颌窦内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疗效及安全性。

        刘 洋
        黑龙江省口腔病防治院 口腔医学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上颌窦内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院内收治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种植修复术,观察组应用上颌窦内提升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愈合时间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上颌窦内提升术;安全性
        口腔种植修复主要是通过在牙缺失部位进行牙体组织植入,最终达到修复目的治疗方案[1]。因牙齿过早脱落或牙齿缺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整体美观性,多数患者采用种植术治疗,但存在一定局限性[2]。相关研究指出[3],口腔种植修复患者治疗中因口腔解剖结构具有一定复杂性,加上牙体缺失部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难度,常规种植修复手段的应用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治疗需求,通过应用上颌窦内提升术科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整体安全性。本研究主要对上颌窦内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性资料
        选择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2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龄在29-54岁,平均年龄为(39.95±3.22)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在31-53岁,平均年龄为(39.87±3.19)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符合口腔种植修复要求;本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排除伴有其他口腔疾病患者及资料不完全者。对比两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方面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种植体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常规清理患者口腔后进行局部麻醉,切开牙龈至牙槽嵴顶骨面后进行黏骨膜钝性分离,将骨面刮去后逐级备洞,植入种植体后常规缝合。
        观察组患者应用上颌窦内提升术治疗,方法:常规口腔清理、麻醉处理后,做好铺巾消毒处理,借助牙龈环形刀对患者患处牙龈进行切除,确保牙槽骨充分暴露,借助球钻进行逐层备洞,满足种植体直径条件,应用骨挤压器将上颌窦底提升后植入种植体,缝合过程中应注意止血处理。叮嘱患者做好口腔卫生清洁工作,避免游泳等可能会对口腔造成感染的活动,指导患者应用抗生素,定期入院复查。两组患者均实施随访,时间不低于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所用时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借助目测联合探针观察的方式对患者出血情况进行判定,其中大量出血3分,线状出血2分,孤立点状出血1分,无出血情况为0分;分值越高表示出血情况越严重。借助目测联合探针方式评价菌斑情况,大量菌斑3分,肉眼可见菌斑2分,探针可测1分,无菌斑0分,分数越高表明菌斑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包SPSS 19.0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愈合时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出血指数等指标应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当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及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相关研究指出[4],牙齿缺失会影响患者咀嚼能力改变面部外形,多采用种植修复治疗干预,常规种植修复手术存在一定不足,包括手术有效期短,牙体留存率下降、出血概率高等,对患者后期恢复有不良影响。另有研究指出[5],通过常规种植手术对比发现,临床应用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整体效果更佳,主要因该方案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及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提示,上颌窦内提升术的应用,可最大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种植留存率高,后期出血、菌斑等指数显著降低,整体应用情况更佳。
        综上所述,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整体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邢荣昊.上颌窦内提升技术在口腔种植患者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0,33(20):123-124.
[2]李大纲.上颌窦内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8):38.
[3]方首镕.上颌窦内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34(04):99-101.
[4]许常春.上颌窦外提升术在口腔种植手术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75-76.
[5]谢新礼,郝利霞.上颌窦内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8):1203-1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