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   作者: 杨凡,杨青,卢梦迪,任红云
[导读] 研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处理的可行性。

        杨凡,杨青,卢梦迪,任红云
        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云南文山663000

        【摘要】目的:研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处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5月我院收诊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Burch术治疗,观察组接受TVT-O治疗,评估并比较两组手术的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总占比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中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半年复发率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TVT-O治疗效果确切,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可行性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内压骤增而引起的一种非自主溢尿现象,以经产妇和老年妇女多见,一般可通过药物、行为干预等治愈,但对于症状程度较重者,则需予以手术处理。Burch术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标准术式,其效果已得到临床实践证实[1]。TVT-O是近年临床逐步应用的一种新术式,具有手术路径短、创伤小等特点。现为探究TVT-O术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本文就100例患者资料做了相关研究。具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由我院于2018年2月-2020年5月收诊,术前各项检查完善,有手术指征,且已签署书面同意材料;无伴膀胱颈口梗阻、逼尿肌不稳等问题。所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高74岁,最低35岁,平均年龄(54.38±7.29)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6.31±1.85)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组间各项基线数据经处理,显示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硬膜外麻醉、截石位下行Burch术,术前取导尿管放置,做横切口于耻骨上方,剥离耻骨后隙,对膀胱颈及邻近尿道的组织进行游离,完成后通过左手食指与中指对阴道膀胱颈水平位置做标记,往上悬吊膀胱颈左右侧阴道壁与筋膜,并在同侧耻骨梳韧带处妥善固定,悬吊时注意避免张力过大。观察组在相同麻醉及体位下行TVT-O术,术前为患者置管,再做长度1cm的纵切口于阴道前壁与尿道外口相距约1cm处,采用组织剪往一侧稍微游离阴道尿道间隙,再让组织剪平行于人体冠状面,继续游离到闭孔前耻骨下支。紧贴耻骨将闭孔膜刺破,置入专用TVT-O导引器,再沿此送入螺型穿刺针,经耻骨下支往闭孔前端穿刺,最后抵达阴蒂水平大腿内侧皱褶处。同法处理另一侧。在尿道中段无张力放置吊带,完成后给予切口缝闭、碘伏纱布填塞等处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留置尿管时间,同时对两组发生尿潴留、腿痛等并发症的患者总占比进行计算,术后给予6个月跟踪随访,统计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版本的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基础指标
两组在术中的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学界对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机制以及解剖学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手术治疗方法也日益得到完善。既往临床治疗多以Burch术作为金标准,通过在Cooper氏韧带对阴道前壁的悬吊,上抬膀胱颈,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经腹操作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且有5%~37%的概率导致手术失败[2]。因此,寻找一种更适合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开展的手术方式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TVT-O是近年临床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另一种重要手术方式,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其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放置吊带对尿道形成支撑及压迫,使尿道的移动受到限制来实现,此种做法选择在尿道中段无张力悬挂吊带,不仅操作更简便、创伤更小,同时还可有效减少开放手术后带来的各种问题,如排尿困难、膀胱颈口梗阻等,安全性相对更加可靠[3]。本研究通过结合10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术中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术后复发等方面效果虽然相当,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表明TVT-O术或Burch术用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均能够避免增加术中出血、延长术中留置尿管时间,并预防复发,但比较之下,TVT-O术中对血管和膀胱等组织的损伤更小,更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这与秦建琴等[4]研究观点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TVT-O在控制术中出血及留置尿管时间、预防术后复发等方面的效果与Burch术基本相当,同时还可明显缩短手术用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作为今后临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推荐术式。
参考文献
[1]江琳艳,陈柔羽,张孝旭.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及术后排尿功能恢复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8):3362-3364.
[2]崔守玉.膀胱颈悬吊术与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对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5):88-90.
[3]邹慈,于德新,王毅,等.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改良术式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中长期疗效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32(8):614-618.
[4]秦建琴,候刚剑,郭恒辉.改良型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带术与经腹腔镜Burch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应用对比[J].新疆医学,2020,50(6):568-5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