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珍珍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蒙医沙疗科 16000
摘要:伦理问题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护理管理也不例外,在护理管理中,我们遇到的伦理问题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有关对错、好坏、该不该等方面的问题,往往都是因为利益冲突、道德义务冲突、道德概念差异等因素所导致,而面对伦理问题,护理人员会自我思考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等等问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各种形态层出不穷,在护理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作为护理人员,要能够在当前形势下做好护理工作,就必然要对护理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不断思考解决伦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护理;伦理;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各种形态、各种现象的层出不穷,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伦理问题也不断增多,而伦理问题又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护理工作。在各类理论问题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护理工作是否能够为患者、为社会发挥应有的价值,除了护理人员要能够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业务技能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伦理道德素养,才能有效应对和处理护理管理中遇到的各种伦理问题。
一、护理管理中常见的伦理问题
(一)利益冲突
所谓利益冲突问题,主要是指护理工作中涉及到有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给护理人员带来的应该怎么做?到底应不应该做?等问题。比如医生和护士作为帮助患者的两类人员,通常会同时出现在救助患者的场景中,共同帮助病人战胜病魔或者和死亡搏斗,护理人员和医生虽然是共同合作,且往往密不可分的,但是其也往往会有各自的想法,具体如有的医生,为了能够多拿提成或者回扣,会极力推荐患者家属去指定药店购买某种昂贵药品,但是护士明明知道完全有更加廉价的药品可以替代,就会带来到底该不该告知患者,如果告知,就会影响同事关系,如果不告知,则会让患者蒙受损失。
(二)道德义务冲突
道德义务冲突往往是因为患者和家属之间的一系列道德人伦矛盾所引起的,比如某个病人,被发现是癌症晚期,在明知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情况下,家属可能会要求放弃治疗,但是作为护理人员,其应当有医护人员应当恪守的竭尽所能救治病人的品格,家属的这种意愿和护理人员内心坚守的医德就可能产生冲突,这个时候就会带来道德义务层面的伦理问题。
(三)道德概念差异
每个人对具体事情的道德是非标准是不一样的,这种道德认知层面的差异性存在,就会给护理人员带来因道德概念差异而产生的伦理冲突。比如对于安乐死,有的人认为,安乐死是帮助无可救药的病人脱离苦海的有效方法,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而有的人却认为,安乐死是从主观上蓄意剥夺他人的生命,是一件极其不尊重生命的行为,如果护理人员参与到有关对病人实施安乐死的护理工作中,就会面临“该不该”的伦理问题。再比如,关于人体试验,有的人认为,人体试验可以获得更加准确、客观、有价值的试验数据,是造福人类的事,而有的人确认为,人体试验会对人体带来不可控的伤害,是一种轻视他人身体或生命的行为,如果护理人员接触到有关人体试验的工作,那么也会带来相应的伦理问题。
二、护理管理中伦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护理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几种主要的伦理问题,应当从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伦理教育、做好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做好病人家属思想工作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伦理教育
当前,对于护理人员的教育提升往往都是集中在护理理论、操作技能等方面,并且片面的认为护理人员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操作技能就能够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而往往忽视了对护理伦理的教育。这就使得很多护理人员一旦当面对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显得六神无主、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判断和处理。对此,不管是院校、医院还是一些护理人员培训机构,都应当要加强对护理人员或者准护理人员的护理伦理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内容方面,可以采用《护理伦理学》(张亚丽著)这本教材,里面对护理伦理的概念、护理工作中所遇到伦理问题及相关分析都有比较完整的介绍,是比较适合作为护理伦理教学的参考材料之一,但是这本教材,以及其他一些有关的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理论性偏强,护理人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由此积累一定的理论认知,但是其实际的伦理道德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决策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这就需要教育者们通过带领护理人员对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或者带领护理人员直接接触一些护理伦理实例,并循循善诱进行引导,来提高护理人员的伦理道德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虽然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但是护理人员作为医务工作者,应当要明白,其帮助和服务的对象永远是患者,医者父母心,患者的实际需要才应当是一切伦理问题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护理人员作为在医疗场所承担专业护理的主要责任人,其个人职业素养、言行风格、性格特征等,都能够给患者的心理、心态和康复水平带来一定影响,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树立“以人文本”的护理理念,要认识到,患者不仅在接受到的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在其他如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情况,都对患者的康复水平有着一定影响,并且只有在护理工作中促进患者在这些方面保持均衡协调,才能够让患者在康复道路上走的更好、更稳。其次是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比如患者心理学、行为学等,这样才能够为渗透“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积累良好的理论基础,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来做好护理工作中“以人为本”内涵的渗透。第三是要建立起更加宽广的胸怀和更高的视野,不能够仅仅以上级领导或同事的评价来判断自己护理工作的好坏,更要注重病人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同时不仅要能够听得进病人的正面评价,也要听取病人的负面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做好病人家属思想工作
在各种护理道德问题中,因为病人和家属之间的道德冲突而造成的伦理问题也比较多,所以作为护理人员,除了要对患者进行“以人文本”的护理还要对病人家属做好思想工作,让病人家属能够以正确、良好的心态对待病人、照顾病人,也是提高患者身心康复效果的关键点。对病患家属的思想工作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向病患家属讲解患者患病的病理和病因,以及病人所遭受的痛苦,加深患者家属对病人的理解,二是要对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情感感染,唤回家属内心的亲情感,让患者家属能够从爱护亲人、关心亲人的角度出发,去做一些涉及到患者的决策。三是要引导病患家属对患者心理上出现的负面情绪有一定认识并引起足够重视,并进一步介绍患者如果遇到了和亲人之间的道德冲突,可能会出现的如焦虑、自卑、消极等负面情绪,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沟,让患者家属能够对病人心理状况引起足够注意和重视。同时建议家属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一旦发现负面情绪,要从家人的角度给予一定的关心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面对的伦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并且主要表现为因为利益冲突、道德义务冲突、道德概念差异等因素所导致的伦理冲突,为此,应当从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伦理教育、做好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做好病人家属思想工作这几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启秘.人文护理在护理教育中价值及伦理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6):150.?
[2]朱丽.人文护理在护理教育中价值及伦理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153-155.
[4]王建华.护理伦理学课程注重临床伦理实践教学的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6):310-311.?
[2]李秀青,孙立军,李桂平,侯向华.曹敏.对中职护生护理伦理道德培养模式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48(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