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   作者:姚洁
[导读] 分析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的效果

        姚洁
        南京市六合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自理能力评分、饮食习惯评分、自主服药评分、压力应对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效果满意。
【关键词】连续护理模式;老年;慢性病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nursing mode in the nursing of elderly chronic diseases
Yao Jie
Nanjing Liuhe People's Hospital, Nanjing 211500, Jiangsu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continuous nursing mode in the nursing of elderly chronic diseases. Methods: Randomly select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s continuous nursing mode, and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s routine nursing.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s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total nursing effectiveness, treatment compliance, self-care ability score, eating habits score, self-administered medication score, and stress response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 Conclusion: The continuous nursing mode is used in the nursing of elderly chronic diseases, and the effect is satisfactory.
[Keywords] continuous nursing mode; old age; chronic disease
        在临床上常见老年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脑梗塞、高血压、冠状动脉心脏病等,患者往往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疾病,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为患者提供常规治疗及护理,预后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加强观察,将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可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本组实验将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选择,探究应用连续护理模式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在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将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抽取,知情同意情况下进入本组实验,抽签法分两组,观察组30例,男女分别是23例、7例,年龄范围是80岁至92岁,均值85.5岁,对照组30例,男女分别是25例、5例,年龄范围是81岁至93岁,均值86.0岁。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将疾病相关知识讲解,告知患者用药基本常识,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细致观察,根据患者护理需求,开展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将医护护理团队组建,包括专科医护工作者、专科医生、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理疗师等,为患者提供连续护理干预服务,立足于患者病情发展、文化程度、社会阅历、自护能力等,客观评估患者,将针对性护理方案制定并开展。(2)运用针对式、个体式以及问答式健康教育形式,根据患者基本护理需求,将有关问题提出,然后一一解答,开展科学指导,定期将本院自制老年刊物发放,传授健康医疗知识。(3)对于主治医师来说,应为患者构建详细信息档案,记录患者各项指标结果、病情状况以及护理评估等内容,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相应了解,对于每一班次护理人员来说,应动态评估患者护理情况,将记录工作做好,将患者可行性健康指导计划制定,出院前3日,为患者制定出院护理干预措施,医护工作者应结合干预护理期间容易发生错误,做好患者出院前健康教育工作,详细说明疾病控制、用药方法、随诊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等,将患者自护能力增强,将患者生活品质改善。(4)医护工作者在患者出院后2个月回访,调查患者院外护理情况.出院7日内,医护工作者应利用电话回访来掌握患者恢复情况,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解答,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优化,出院1个月后,追踪随访患者,医护工作者以及专科医师应将健康指导小组组建,为患者提供长期护理干预,对患者网络随访机制进行优化,加强患者健康知识宣传,促进患者治疗信心增加,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有效下降。
1.3效果研究
        护理服务满意度:科室对问卷进行自行拟定,统计数据。
        护理后,基本消失病症,恢复各项指标至正常,判定显效;好转病症,多数指标恢复至正常,判定有效;其他情况,判定无效。总有效率=100.00%-无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自理能力评分、饮食习惯评分、自主服药评分、压力应对评分均明显改善,对比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当今社会,人们逐渐提高生活水平,老年慢性病越来越常见,因为老年人下降免疫力,加长病程,发病程度严重,因此,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应为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患者疾病病期长,病因不明确,病症会反复发作,早期疾病不容易察觉,病发后,临床症状表现具有多样性特点,加上患者个体差异性较大,往往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疾病存在,没有特效药物或者特效手段来控制患者病情,因此,临床提出为患者实施持续护理模式,护理效果理想,可对患者各项健康指标以及症状进行良好控制,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明显改善,促进患者依从性提高,还可以将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老年群体在生活中常见,这一群体日益退化常规生理功能,不断下降健康水平,在刚出院时,患者身心脆弱,需要社会关照以及家人爱护,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效果不良,开展延续护理模式,可为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连接院内护理以及院外护理,可促使患者护理效果有效提高。
        对连续护理方法进行临床分析,包括以下几点: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应对患者性别、年龄、以往病史、职业生活习惯、过敏药物等基本情况进行积极了解,将护理计划制定,确保护理方案更加适合患者实际情况,有利于患者实施后提高护理效果,医务人员应有效沟通患者,根据患者心理情况,为患者开展针对性有效及时疏导,将患者心理波折有效排除,促进患者自信心提高,确保患者没有发生过度焦虑情况,将患者对医生信任程度有效增强,促进患者负面情绪相应减轻,包括恐惧、焦虑、抑郁等,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时常反复病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在治疗时,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存在并发症,护士应加强患者护理,患者应对疾病相关知识加强了解,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开展健康宣传,将患者治疗疾病信心相应提升,促进患者更加信任护士,将患者因为沟通问题导致的不良医患关系有效消除。另外,护理人员应耐心为患者讲解长期用药必要性,将患者服用药品种类简化,避免患者因为用药过多而出现二次伤害身体情况,在患者预后效果改善过程中,讲解预防及康复知识,也十分必要,可促使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为了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预后效果,还需要在各个方面防治病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患者应进食低胆固醇、低脂肪、少盐食物,少食多餐,尽量少吃刺激性强食物,少吃海鲜,禁烟禁酒,适量运动可恢复患者身体,将患者心肺功能提高,在运动方面,循序渐进,从低强度运动开始,慢慢增加强度,运动项目可选择快走、散步、骑自行车、爬坡等,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避免空腹运动,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可避免患者病情反复,预防患者发生老年慢性疾病。
        临床实践证实,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可行性高,护理期间,为了将最大临床治疗效果发挥,应邀请经验丰富护理人员来完成护理服务,均参与护理培训,内容涉及心理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护理要点等,专业医师为患者提供评估,根据结果,参照患者情况,将患者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在患者准备出院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将出院后护理措施讲解,参照患者需要,为患者实施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指导,定期复查患者,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将患者联系卡制作,在患者出院后,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可利用家访、微信、电话等办法,随时沟通患者,解答患者问题。
        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有一定心理压力,认知疾病程度低,治疗依从性不高,若予以患者连续护理模式,为护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将专业护理小组构建,将针对性护理计划提出,可促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利用科学健康指导,可为患者提供全面以及专业护理,临床认可。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对每一个患者基本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涉及患者具体病情、生活方式以及其他信息等,将针对性护理方案制定并根据患者实际对其进行随时调整,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来分组开展健康宣教,定期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促使患者预后改善,可以开展集中教育,帮助患者认知病情,促使患者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做好患者用药指导,积极讨论相关护理要点,鼓励患者积极表达自己,促使患者治疗期间心态良好,另外,护理人员可将自己治疗经验以及护理经验分享,促使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家属之间、医患之间、护患之间均积极沟通,将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提高。在护理期间,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加强沟通,针对不良情绪,将干预工作做好,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促使患者深刻认知疾病及护理,在连续护理期间,应对患者情况进行相应了解,全面评估,为患者实施科学护理,促使患者更加了解饮食知识、药物知识等,评价患者护理效果,做出改进。
        此次实验得出: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自理能力评分、饮食习惯评分、自主服药评分、压力应对评分均明显改善。
        综合以上得出,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的效果满意,可促使患者显著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自理能力评分、饮食习惯评分、自主服药评分、压力应对评分,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彩红.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 人人健康, 2020, No.521(12):210-210.
[2] 杨彩红.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 家庭生活指南, 2019(12):138-138.
[3] 王健.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J]. 心理月刊, 2020, v.15(05):51-52.
[4] 赵锦, 张蕴凡, 袁豪.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16):94.
[5] 朱百花.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20, 020(010):263-264.
[6] 王艳凤, 梁珍伟, 叶芳飞.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 27(03):127-128.
[7] 杨芬.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035(025):149,151.
[8] 李琳, 肖代义.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年28卷35期, 219-220页, 2019.
[9] 帕提古丽·麦提库尔班. 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53):284-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