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性关节炎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初探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   作者:孙晶 周小煜
[导读] 探寻针对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施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孙晶   周小煜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6001
        摘要:目的:探寻针对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施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全年在我院进行RA医治的100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样本分为正常监护小组(对照组)和天性护理小组(实验组),每个小组均50人,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日常监护管理,天性护理小组中的患者接受天性化;监护管理,针对全部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疼痛指数、护理服务满意指数和住院时长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前的上述三个数值差异均对实验结果无较大影响(P>0.05);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2周,实验组的疼痛指数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服务满意指数和住院时长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说服力(P<0.05)。结论: 针对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施用个性化护理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病人少受痛苦的同时膝关节能够较快恢复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1]。
        关键词:膝关节性关节炎;个性化护理;效果
        引言:
        大多数膝关节性关节炎的患者都是因为骨质病变导致的,例如骨质疏松、变质、增生等等。患者表现出的征状可为病变处疼痛,无法进行正常活动等。软骨处病变的患者大约在20岁左右就会有较为明显的症状出现,50岁之后的女性患者的症状比男性患者的要明显的多。针对这类患者,我院大多采用冲洗关节腔治疗法,但由于此疗法的效果受到年龄、心理因素、性别等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此时个性化护理方法就展现出了天然的优势,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抉择2018年全年在本院接受RA诊治的100名患者进行实验观察,样本中男女比例为5:11,年龄跨度为30~85岁,平均值为(55±1)岁,按照无主观意识挑选的原则将50名患者划入对照组,另外50名患者划入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日常监护方法,实验组采在对照组的护理方法融入个性化的设计,全部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对实验结果无较大影响(P>0.05),可用于进行对比试验。
        1.2 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监护方案,主体内容包括:维持病房适宜的环境条件,例如适度和温度等等,对病人的日常生活给予帮助,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相应指导等等。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方案内容上融入个性化内容,具体包括:心灵辅导、疼痛安抚、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提倡运动等等内容。而在内容选择方面,医护人员可以在患者入院后可以利用今年多少岁、入院后有什么感受、哪里毕业的等等问题对患者进行个体因素的调查,并且基于此制定出极具个性化的监护方案,进行“一对一”的护理工作。
        1.3 护理方法
        1.3.1 “一对一”心灵辅导
        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须向病人解释清楚RA疾病的“来龙去脉”,让病人能够安心接受治疗,配合医生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定时开展患者交流论坛,让他们彼此能够相互助威,相互关爱,一起撑过这场漫长的战役。
        1.3.2 治疗中的监护工作
        在进行关节腔冲洗过程前,工作人员需向病人解释这个治疗的操作过程、不适感等等具体信息,使患者能够在冷静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当然,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注意自身的操作规范,最大化的减轻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遭受的痛苦。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8.0作为数据分析软件,利用t值进行验证,以P<0.05作为某因素对实验结果有明显影响的代表数值。
        2 结果
        2.1 疼痛指数
        利用VRS法测量入院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数,VRS在1~3之间属于轻度,VRS在4~7之间属于中度,VRS在7以上属于重度[1]。结果发现入院后实验组整体呈现出来的VRS值比对照组的要低。具体数据如下:住院前,实验组中有12名的VRS在1~3之间;有24名的VRS在4~7之间;有14名的VRS在7以上。对照组中有11名的VRS在1~3之间;有26名的VRS在4~7之间;有13名的VRS在7以上。住院后,实验组中有34名的VRS在1~3之间;有13名的VRS在4~7之间;有3名的VRS在7以上。对照组中有31名的VRS在1~3之间;有11名的VRS在4~7之间;有8名的VRS在7以上。上述数据经过t值检验得出,差异具有说服力(t=-3.004,P<0.05)
        2.2 住院时长
        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要早出院。具体数据如下,50名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2)d;50名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2)d,两个数据均具有说服力(t=1.109,P>0.05)。
        2.3 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总体比对照组的高得多[2]。实验组中有27名感到十分满意,13名感到很满意,10名感到一般般;对照组中有24名感到十分满意,10名感到很满意,16名感到一般般。详情见表一。
        3 讨论
        护理人员的工作就是为了能够使患者身体快速回复到正常水平,使其能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这是一项涉及较广临床和医学知识面的工作。有关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监护干预手段来达到完成工作的目的,帮助患者实现医生对其的预后效果的期待,有效抵制并发症危害康复人员性命,同时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为病人筑起一道“守护长城”。我院实施个性化监护干预,不仅减少了病人在恢复期的疼痛折磨,而且还提高了其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阴继华, 李秀凤.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 2017, 24(005):578-579.
[2]杜贵鹃.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J]. 健康前沿, 2019, 28(00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