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精神障碍是如何分类的?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   作者:陈军
[导读] 何谓精神障碍?它讲的是大脑的基本生理功能出现障碍,

        陈军
        隆昌市精神病医院  四川内江  642150
        何谓精神障碍?它讲的是大脑的基本生理功能出现障碍,进而导致人们出现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异常。它是众多精神疾病的总称。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病因不一样,症状不太相似,发作时间虽有不小的差距,但多数不晚于成年早期。引发精神障碍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生理、心理、社会等。虽表现症状有所不同,但是可以概括为和以往比较具有明显、持续性的情绪、行为以及认知状态的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心理治疗。而不同类别的治疗方法、治疗效率等有一定差距。对于精神障碍的患者来说,尽早发现并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尤为重要,而发展到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不仅治愈困难,而且容易对自己或他人生命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当你发现身边人情绪、行为以及认知状态较既往表现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具有持续性,应当规劝其到精神心理科进行检查。
        那么临床上是如何对精神障碍进行分类的呢?
        1.区分正常人与精神障碍患者
        通常在对病人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心理测验后,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及患者个人史、家族史进行诊断。精神障碍的诊断过程应首先确定症状,再根据症状组合确定综合征,然后对症状或综合征的动态发展趋势,结合一般资料、病程、病前性格、社会功能等有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列举出所有的可能性,并一一排除。
        2.精神障碍分类
        任何疾病的病发部位和原因的确认对后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精神障碍也是如此。而精神障碍分类不同于其他疾病,主要采用非学派理论的现象描述原则进行分类。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不受不同学说、理论带来的干扰,统一对疾病的认识,但也存在病因明确的疾病在该分类中只能做表象诊断等缺点。
        医生主要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与国际疾病分类为诊断标准。两者的评判标准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在参照国际分类的基础上保持了自己的区域特色。
        3.常见的精神障碍分类
        根据起病与病程时间,可以将精神障碍分为急性发病、亚急性发病、亚慢性发病、慢性发病,其划分标准分别为≤14d、15-90d、90d-2年、>2年。

不同发病时间其病因不一样,医生可以根据发病时间推测其致病原因,如感染、中毒等会导致急性发病的精神障碍。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主要将精神障碍分成98类。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可具体分成99类。主要可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性精神障碍、其他。顾名思义,器质性精神障碍指的是患者身体内重要脏器发生病变所影响到大脑神经从而导致精神活动异常所致。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多指精神药物所致的障碍。精神分裂症则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表现为感知、情感等异常。精神发育迟滞性精神障碍则为发育不全所致。
        器质性精神障碍又可分为阿尔茨海默病、脑部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其他或待分类器质性精神障碍等。主要以综合症状与其他类型疾病进行区分,具体如下出现器质性智能损害(智力下降等)、遗忘、人格改变、习惯与冲动控制改变、性心理改变、意识障碍(谵妄)、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癔症样综合征、神经症样综合征等。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又可分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非成瘾物质所致。其中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主要分类依据为急性中毒表现、有害使用表现、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意识障碍、幻觉症、妄想症、抑郁综合征、躁狂综合征等。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主要分类依据为非成瘾药物、一氧化碳、有机化合物、 重金属、食物、其他等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可分为偏执型分裂症、青春型分裂症、紧张型分裂症等。这类患者病因尚不明确,但伴随有意思分裂、认知障碍等症状。通常可分为阴性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指的是较为轻微的语言障碍、情感障碍、社交障碍等,而“阳性症状”则指的是出现幻觉、妄想、严重语言障碍等。早期的临床表现为表现得不积极、认为别人随时可能伤害自己、性格的大转变等。
        精神发育迟滞性精神障碍分为精神发育迟滞、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诊断依据为无或轻微的行为障碍、显著的行为障碍、需要加以关注或治疗等。
        精神障碍对进行归类,不仅能增强人们对精神障碍的认识,更能帮助临床医生快速而准确地诊断疾病并确定病因及治疗方法,增强治疗效果。在如何对精神障碍进行分类的问题上,主要是国际标准与中国标准的碰撞与融合,如何在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中国标准尤为关键。就比如同性恋这一话题,西方由于开放性的性文化和性观念,已经将其移出精神疾病列表,但对早期传统的中国而言,同性恋乃是一种精神障碍,以致记录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上。这两种分类方法均有一定的优缺点。临床主要有5种精神障碍类型,它们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异,如器质性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脏器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常有遗忘、智力下降等综合状态,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通常会出现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