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如何护理 这几点你要记住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   作者:康蕊
[导读] 如今,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心肌梗塞。

        康蕊
        汉源县唐家镇河西卫生院    四川 雅安 625306
        一、前言
        如今,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心肌梗塞。大多数心肌梗塞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心肌梗塞问题越发突出。心肌梗塞发作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加强护理。那么心肌梗塞病人怎么护理呢,下面笔者对大家普及几点护理知识。
        二、护理方法
        休息。心肌梗塞急性发作后要遵循“四要”原则。患者至少要绝对卧床静养二周。期间要做到减少搬动病员。要做到禁止探视。绝对卧床静期间要预防并发症发生。充足的休息即包括身体有包括大脑。因此绝对卧床休息期间同时避免体力劳动与脑力活动,减少不必要的探视或者禁止探视。急性期的患者严禁翻身,护理人员应尽快完成护理操作,避免多次操作,减少搬动病人,降低组织代谢以及机体对氧气的消耗,减少心肌负担,促进其愈合。坏死心肌细胞的初步愈合需要2周时间,因此病人至少要2周绝对静养。如果发生并发症则病人绝对静养时间应延长,卧床期间积极预防并发症。
        保持排便顺畅。排便应该遵循“三个必须”和“三个不要”排便。急性期病人须卧床静养,必须要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必须要掌握患者的排便情况,例如排便频次,是否容易便秘等。必须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控制排便力度,不要用力。排便时保持正常的呼吸,不要屏住呼吸。若不能自主大、小便,不要着急使用导尿管、灌肠。心肌梗塞急性发作后患者因卧床休息导致消化能力下降,肠蠕动缓慢,更容易发生便秘。患者可以多吃水果和高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中富含丰富的纤维素,食用后会胃肠中的食物残渣将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引起排便。水果中有丰富的果胶,能够刺激肠道加快蠕动起到通便效果。 高纤维食物还有利于排出类固醇,降低胆固醇。由于急性期病人需要留置导尿管,因排尿习惯改变部分患者不能及时适应,难以排尿。 护理人员可以热敷、按摩下腹,让病人听流水声刺激排尿。
        合理饮食。心梗急性发作发病后禁食4-6小时。吃低盐,低脂和低胆固醇的饮食。饮食要易消化。进食须有节制,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量。钠盐、高脂肪、高胆固醇是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进食过多、过饱会造成心率加快,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负担增加。针对饮食习惯差,喜好重口味、大鱼大肉、饮食无节制的病人,护理人员须加强健康教育。
        切勿搬动重物。

为什么心梗病人不能搬动重物? 这是因为在搬动重物时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气,抬起、提起重物时,大部分人习惯屏住呼吸。屏气会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肌梗塞,因此患者在日常中避免搬动重物。
        适当运动。多数心肌梗塞患者担心运动时会诱发心梗发作。其实不然,对于病情不是太严重的病人而言,适当的运动反而对身体有利,建议病人适当外出锻炼。心肌梗塞患者运动时需要掌握度,务必量力而行,根据体能,身体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量。建议病人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避免进行激烈运动造成心肌耗氧量上升,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护理人员应当对病人的日常活动进行指导,提供正确意见。
        个人卫生。患者应当避免空腹、过饱时洗澡,控制洗澡水温度适宜。水温过高将刺激血管扩张,使血流向体表流动,心脏、大脑供血下降导致缺血。因此在洗澡时水温与体表温度不要有太大的差距。洗澡时浴室空气不流通,室内温度高,会加快代谢水平,更容易引起缺氧,心肌梗塞患者洗澡时须将浴室排风打开,避免卫生间窗户紧闭、洗澡时间过长,老年患者洗澡需在他人监督、帮助下进行。
        保持良好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对病人病情有一定影响,无论是住院期间还是居家期间都需要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房间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当,家庭成员避免吸烟,若患者有吸烟习惯的必须戒烟。
        加强疾病预防。预防心肌梗塞发作能够预防不良事件,改善生活质量。因此在生活中病人应当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评估病情,预防心梗发作。心肌梗塞发作较为突然,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在发作前会有一些征兆。心绞痛是心肌梗塞最主要症状,若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疼痛加重,说明有心梗发作风险,应当做好预防准备,及时到医院治疗。
        落实出院指导。 病人在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出院指导,要求病人在院外按时服药,定期到医院复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部分患者对出院后的生活缺乏信心,护理人员可通过电话、微信随时联系病人,解答病人疑虑提供护理指导。
        三、结语
        总而言之,心肌梗塞对患者生命危害较大,该疾病死亡率较高,护理人员应当重视病人护理工作,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病情恢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