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如何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   作者:何云国
[导读]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三高的危害在人们的认知里,属于是发病率较高的几大疾病。

        何云国
        南部县盘龙镇高云卫生院 四川南充 637300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三高的危害在人们的认知里,属于是发病率较高的几大疾病。在近年来,对健康知识的普及下,不少人都意识到了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但依然有部分人群因为自身不够重视或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在对高血压的治疗中,主要是对病情进行控制和缓解。若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则容易引发脑血栓、脑出血等严重的后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在临床治疗中,由于药物的服用种类不同,个体差异不同,在进行长期的药物服用后,易出现的不同的不良反应。在现阶段,应用中简单的医的疗法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能够对病情进行控制和缓解。对此,本文将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动脉升高为特征、伴随着心脑血管、肾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官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状。
        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中,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在连续3次非同日测量血压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便可基本可判定为高血压了。
二、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在中医学中,并无高血压此名,但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将其纳为“头痛”、“眩晕”的范畴。其病机主要由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瘀血阻窍、浊阴阻络等所致。在病因的研究中,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多为先天的禀赋不足、后天调养不当、阴阳不调所致;外因则多为饮食不规律、劳逸失节、情志失畅等,内外因相互作用下形成。
三、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优势
        在高血压的治疗理念中,降压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但是更主要的是要保证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由于西药的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因此一部分患者更愿意接受中医治疗。在治疗时不仅只是针对病症进行药物治疗,处方较为灵活,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特质进行药物的加减,达到所谓的“一人一方,一人一法”。且中医的治疗费用较低,但是在治疗的时间上就会见效慢一些。
        在中医的治疗中,中医将人体看作一个整体,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能够对病情进行缓解,同时也能够对人体进行一个整体的调理,提高身体素质和自身的抵抗力。
四、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
(一)中医药疗法
        在中药的治疗中,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不同的治疗,可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治疗。
        1、单味中药的使用
        单味中药的使用,在临床上的降压速度较低,但在长期服用的基础上,单味中药对患者病情的调节作用更高于西药。如黄芩、夏枯草、玄参等,有着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红花、川芎、牡丹皮等,有着解除动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黄芪、杜仲等,可减慢心率、减少心输出量,对高血压病情的缓解都有着重要作用。且在单味中药的使用中,患者所采取的饮用方法也较多,在对药物的服用上,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2、方剂的使用
        中医对高血压的诊断中,认为高血压是阴虚为本、阳亢在外的表现。因此对患者的治疗原则以补虚泄实、调整阴阳为主。在治疗的药方中,六味地黄汤加味对原发性高血压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起到长效、安全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指数、维护左心室功能的作用;天麻钩藤饮中,天麻、钩藤有着平肝息风定惊的作用,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有着明确的成效,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中,也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也能够改善炎症反应,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保护,维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从整体而言,高血压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在临床的诊断和鉴别中,有着多因素的交织,因此在对患者的治疗药方中,对不同的患者也有着不同的用量调节,在治疗中有着不同特点。
(二)中医的外治方式
        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不仅仅是通过药物对患者进行血压的控制,在临床的应用上,也可通过外治,对穴位的刺激,进行血压水平的改善。
        1、针灸推拿
        在对患者的外治中,通过针灸推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同样,针对不同症状的患者,所治疗的穴位也是不尽相同的。对于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对曲池、肝俞、三阴交、太冲穴进行刺激,可到达平肝降火、调和阴阳、理气活血的作用,在平衡脏腑后,可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调节;对双侧上巨虚穴、丰隆穴进行针刺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眩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减少药物的使用。
        在推拿治疗中,所刺激的穴位更多。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颈部、肩部肌群及揉风池、太冲、三阴交、太阳穴、印堂穴等进行推拿按摩,能够使患者的血液黏度降低,提高血管壁的切应力,提高血管血流量,从而有效的控制血压。
        在对患者临床治疗的研究中,通过针灸推拿的方式,对穴位进行刺激,从而使人体的神经系统进行生理调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2、穴位贴敷
        穴位的贴敷主要通过药物作用的刺激,使药物对穴位进行刺激,将药物作用通过组织血液循环,带入机体内部,对从而改善患者的组织供氧,对患者眩晕、头痛、口干口苦的症状进行缓解。在耳穴敷贴中,通过对耳朵上穴位的刺激,参与神经调控,对高血压进行辅助治疗,进而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3、足浴
        足浴在中医的外治中,最为简单的一种治疗方式,不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都能够进足浴的辅助治疗。足浴的药物包括磁石、钩藤子、川牛膝、茺蔚子、夏枯草、桑枝、桑叶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药物的增减。通过足浴,也能够对足底的穴位进行刺激,热水也能够对皮肤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更能促进人体对药效的吸收,达到降低血压、改善动脉壁弹性的作用。对于工作繁忙或是老年人而言,此种方式不需要进行药物的服用,在副作用上,有着很大的保障,对于老年人而言,安全性更高;并且能够在进行足浴的同时,不耽搁自身的工作,对于忙碌的上班族而言,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五、结语
        高血压是全身性的疾病,会造成人体内重要器官的损害,在长期的发展中,对患者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病情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中医的治疗中,通过对每位患者不同药物的加减,不同穴位的刺激,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更精确的对血压进行控制,也能够减少西药所引起的毒副作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