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如何维持健康的心理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3期   作者:王建容
[导读] 在医院目前的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处在医生、患者及家属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中。
        王建容
        彭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  四川眉山  620860
        在医院目前的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处在医生、患者及家属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除医师工作外,护理工作也是压力较大的卫生保健工作之一。若护理人员不能掌握良好的调节压力的方法,其可能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据相关机构对普通护理人员、急诊科护理人员及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等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显示,其均在焦虑、恐惧、抑郁、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可见大部分的护理人员都有着较为不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严重影响着护理人员的职业生涯、服务态度以及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关注。本文就常见的影响护理人员健康心理的因素及相关解决办法进行叙述,如下。
1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因素都与导致护理人员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如工作任务较多、休息睡眠时间少、对工资的不满意以及与患者之间沟通交流的不顺畅等等,现就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1.1医院内部人际关系的复杂
        护理人员在具体的护理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面对与同事之间、与医生之间及与患者之间的复杂的人际交往和工作关系,护理人员与其相处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其中与患者间的关系是影响护理人员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患者由于不同疾病的痛苦所带来折磨,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悲伤、愤怒等情绪。即使患者对护理人员表现出不尊重,护理人员也必须压抑自身感受并做出精神妥协,认真的完成护理工作。长此以往,护理人员的身心很容易受到不可磨灭的伤害。
1.2倒班制度与睡眠问题
        具有倒班工作的护理人员最常出现的问题为睡眠问题,同时还有研究显示倒班制度会加大护理人员出现胃肠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等高危疾病的风险。其中睡眠是影响人体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关键。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难以入睡、易惊醒和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等问题,从而使其常处于疲倦状态,严重影响了其运动、认知能力,导致其表现出无法专注工作、总是出错、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等问题。这不但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还增加了医院和患者的事故风险。
1.3护理对象的特殊性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对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长期与此类患者封闭式的生活在一起,很容易造成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在医院各个科室的护理中,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的抑郁、焦虑程度处于最高水平,这表明不同的护理对象能够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1.4工资待遇
        无论是地位还是工资水平,护理工作者在医疗体系中均处于较低的地位和水平,导致护士工作者对工作的满意度严重下降并出现心理失衡,若其不能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2维持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方法
2.1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学会对自我心理压力的缓解
        首先,护理人员应学会自我鼓励,以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自信。通过积极努力的完成工作、关心理解病人并力求护理工作的精益求精,从帮助患者缓解疾病的痛苦中发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保持对工作的热情。这不仅能增强护理人员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还有助于养成互相尊重的良好风气。此外,护理人员在处理具体的工作时需学会管控自身情绪的变化、正确的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压力,如通过听音乐、散步、与他人倾诉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和压力。同时,还需学习在紧张且不被尊重和理解的环境下有效的调节和放松情绪。
2.2学习专业知识
        护理人员是一个终身都需要不断学习的群体,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护理操作能力和技巧并提高职业素养,才能使其在面对不同的护理问题时应对自如。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人员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各种新技术,通过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患者对自身的信任度。
2.3维持良好的关系
        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一个失误会对接下来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难免不会造成同事间的误会和矛盾。此外,护理工作中护士如何处理与上下级和患者间的关系也影响着其心理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学会相互理解,多关心、帮助同事,避免太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由于患者对医院、护士的偏见,使得护患关系及矛盾日益紧张,此时,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产生偏见的原因,并予以解决。此外,护理人员还需主动关心患者,对其抱有宽容的心态,从而使自身保持稳定的状态。
2.4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
        理解护理工作的职责并接纳值夜班等工作常态,同时还需学会调整由于工作导致的生活作息时间的紊乱。护理工作者可寻找光线较暗、没有噪音的环境进行休息,以保证睡眠质量。同时,其还需注重锻炼身体和适当的放松,以保持良好的体质,能促进心理健康、保持心情的舒畅。此外,由于工作本身的性质,护理人员难免会受到外界的偏见和歧视,从而使其产生失落感。护理人员应该明确其无法驾驭他人的思想,应该学会接受、悦纳、爱惜自己,时刻保持健康的心态。
        综上,护理人员应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良好的心态、不断的学习和扩大专业知识、与患者、医院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维持健康稳定的心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