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南部县人民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1.关于脑瘫儿童,我们需要知道这些!
大脑是我们人体的中心器官,它掌握着我们的意识,是我们与外界进行有效沟通的渠道,一旦大脑出现了死机,则意味着人开始不受控制。脑瘫的全称叫做脑性瘫痪,与我们人体任何其他部位的瘫痪一样,脑瘫意味着肌肉的不可控。目前在临床上尚未发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尽可能的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来减少患病的可能性,或尽可能的提升患者患病后的生活质量。
儿童是脑瘫疾病的主要发生对象,脑瘫患儿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中枢性的运动障碍以及日常行为的姿势异常,且经常性的伴随有脑损伤,受到疾病情况的影响,多数的脑瘫患儿都具有智力低下和心理障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脑瘫患儿中大约有百分之十七十存在智力低下,这其中大概有百分之五十的患儿是轻度或中度的智力低下,其余部分患儿为重度的智力低下。因此,天才脑瘫患儿是极少数,多数患儿终其一生都要与疾病相会相伴。面对脑瘫患儿,改变疾病状况已不可能,因此,我们要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及时有效的科学护理,带给脑瘫患儿更好的临床护理体验,帮助其提升生活质量。
2.关于脑瘫儿童,我们该如何进行康复护理!
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首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既要给予患儿基础的治疗护理和住院护理,也要将护理意识贯穿患儿治疗始末。
首先是基础的康复护理,在面对脑瘫儿童时,首先要进行患儿基本信息的录入,要确保能够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因此,在患儿前期进行入院治疗时,要与其家属做好有效率的沟通,全面的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制定专门的护理方案,形成专业的护理小组,小组内部由一名护士长和若干名专业护士组成,分别负责患儿的不同治疗和护理需求,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保障。
饮食护理在脑瘫患儿的日常康复护理中十分的关键,因为脑瘫患儿疾病的特殊性,因此,患儿的进食存在一定的困难,若不平衡其饮食,则有可能对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因此,护理小组应针对患儿身体情况,给予其专门的食谱,日常护理过程中的饮食要包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食物要求要好吸收好消化,减轻患者的进食负担。
多数脑瘫患儿已经丧失了自主进食的能力,因此,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多与患儿家属进行配合,完成喂食的任务。要告知家长若患儿在进食的过程中牙口紧闭,呈现出不配合的姿态,而要重点预防汤匙和筷子带给患儿口腔内的伤害。在喂食过程中,要将患儿的姿势调整为坐姿平头状态,避免患者被呛食。饮食护理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护理人员要有意识的锻炼患儿自身的进食能力,平常要多注意对患儿进行引导。
皮肤护理也是针对脑瘫患儿的基础护理,因为脑瘫患儿肌肉不可控,因此不能够长期的保持同一个姿势,例如长期的卧床就不可取,因为会造成患儿皮肤的伤害。护理人员要定时定期的对患儿进行皮肤护理,这包括帮助患儿改变姿势以及清洁皮肤。若患儿长期为卧床姿势,则需要监控患儿的卧床时间,定期改变患儿的卧床姿势,帮助患儿翻身。若患儿在床上大小便失禁,则需及时清理并为患儿擦洗身体,防治褥疮和感染。诸如皮肤护理这类的基础护理,都需要在家属的协助之下进行,护理人员多为患儿家属科普此类护理方法,便于患儿出院后提升其家庭护理效率。
日常生活护理是一大护理项目,其中包括对患儿的洗漱护理、换衣护理、如厕护理等等。因为脑瘫患儿缺乏自主生活能力,因此基本生活中的各类行为都需要护理人员或者家属代劳,这时护理人员要尽量全面的解决患儿的日常生活难题,并及时的对患儿进行日常行为的训练,长时间的行为训练有助于患儿提升行为能力。
除了日常护理中的行为训练,护理人员还需要专门为患儿制定功能训练方案,功能训练有助于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帮助患儿减轻疾病症状,功能训练可以包括患儿手脚行为能力的恢复,对肌肉的放松防止其萎缩,以及骨关节的运动,防止其畸形或者是变形。功能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夹板对患儿肢体进行控制,通过器材的限制让患儿具备初步的自我运行能力,若患儿的脑瘫程度较为严重,也不要盲目的给予患儿能力锻炼,选择合适的工具帮助患儿行动最为重要。针对部分疾病状况较为平稳的患儿,还可以给予其语言能力的训练,语言以及口部运动肌肉能力的锻炼可以帮助患儿增强沟通能力,建立初步的沟通意识,并帮助患儿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舌头和口腔内部的肌肉,以此来促进患儿的进食能力。
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护理手段,脑瘫本身不存在可治愈性,多数脑瘫患儿在确诊后对家庭的打击都是巨大的,长时间的治疗可能会大量消耗金钱和感情,因此,在对脑瘫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也需要时刻的注意对其家属的关照,因为患儿将来回归家庭护理后,主要的护理人员是家长,家长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患儿。护理人员要用真诚的语言和行为安慰和帮助患儿家属,给予患儿家属足够的鼓励,为其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让家属意识到生命的可贵,积极主动的配合医院进行治疗,最大程度上提升护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