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维斌
资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四川省 资阳市 641300
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问题不容忽视,如果感染患者得不到及时临床治疗,则很可能影响其正常康复,甚至会导致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在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首先应该全方位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感染问题,然后再重点从预防以及治疗两个方面来探讨具体应对策略。
1心血管内科感染问题
基于当前心血管内科临床患者中感染问题的出现来看,全国范围内的感染率一般在7%左右,虽然相对感染几率并不是特别高,尤其是相对于外科临床,心血管内科患者更加不容易出现感染风险,但是一旦患者出现感染问题,必然会影响正常临床治疗效果,也会导致患者的情绪状态受到影响,进而延误治疗时间,增加患者住院时长。由此可见,针对心血管内科临床中的感染患者予以高度关注极为必要,应该力求在全方位掌握各个常见感染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匹配的预防策略进行全面优化,以便更好降低患者感染几率,同时对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进行及时治疗,规避感染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干扰。
从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问题的具体类型上来看,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感染风险:皮肤软组织感染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感染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患者皮肤出现局部红肿或者疼痛现象,严重的可能存在溃疡表现和皮肤软组织坏死问题,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风险。胃肠道感染也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感染类型,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腹部明显疼痛,同时伴有发热以及恶心呕吐现象,严重影响患者消化系统运行效果的同时,也会对心血管疾病产生不利影响。泌尿系统感染在心血管内科中同样较为常见,其主要表现为患者尿痛、尿频、尿急以及尿液浑浊,严重的会出现明显的下腹疼痛,同时也会出现发热以及寒颤等问题。上呼吸道感染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同样常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通感冒,表现为患者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以及发烧、咽痒等,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化脓现象,持续性的高烧不退更是会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心血管内科患者在咽喉以下的呼吸道出现感染问题,较常见的有急性气管炎、肺炎以及支气管炎等,临床表现为患者发热、咳痰以及哮鸣等,给患者的下呼吸道正常功能带来影响。
2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
2.1感染问题的预防
针对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应对需要考虑到预防环节,要求制定较为完善可行的预防方案,以便更好降低感染发生几率。从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形成原因上来看,预防工作应该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对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环境需要进行优化控制,为患者营造舒适安全的病房空间,保持病房空气清洁,定期进行通风管理,做好每天消毒工作,确保消毒较为全面彻底,避免病房中存在较多的感染因素,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出现细菌积聚的区域,更是需要重点进行消毒清洁,规避环境方面的感染因素。
其次,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预防还需要重点考虑一些侵入性操作的规范控制,比如对于鼻饲操作、气管插管操作、静脉置管操作以及导尿管置留,都需要医务工作人员进行精细化把关,严格执行无菌化操作程序,确保这些侵入因素被全面消毒处理,定期做好损伤监控,避免患者在该方面出现较严重的感染风险。针对一些长期卧床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在临床工作开展中同样也需要进行必要个性化护理,促使这些患者能够定期翻身、扣背,同时针对患者进行及时排痰处理,避免呼吸通道出现感染风险。如果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存在合并症,则更需要予以针对性预防,在免疫药物的应用方面予以高度关注,控制好患者血糖状况,以此更好规避感染问题发生。
2.2感染患者的治疗
针对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要求及时针对感染患者予以适应性处理,在控制感染程度的同时,避免带来更大危害。基于此,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实时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于上述常见的感染类型予以全面掌握,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感染问题,如此也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及时治疗,避免相应感染问题恶化。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是治疗心血管内科感染问题的重要手段,要求临床医生能够根据不同感染类型选择相适宜的感染药物,并在用药量以及用药时间上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关注该抗感染药物和其它患者用药是否存在相冲突现象,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为了规避药物应用不当带来的风险因素,需要医务工作人员切实做到“三查七对”,进而规范化具体操作流程,确保相应药物能够更好作用于患者。如果在抗感染药物应用中涉及到配伍情况时,更是需要医生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规避药物带来的不良风险问题。如果在治疗中使用特殊药物,则需要先进行药过敏试验,在确保患者不过敏的前提下,再予以恰当运用,以此优化治疗效果。
2.3提高临床医护水平
在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注重提升临床医护水平同样也是关键手段,如果临床医护水平不高,不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感染问题,或者是不能够从源头入手进行感染问题的防控,也没有采取最为适宜合理的治疗方案,必然会影响到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容易酿成较大危害。基于此,切实提高临床医护水平成为当前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治疗中需要积极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也就需要针对临床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进行必要培训和指导,促使相应医护人员能够在日常治疗以及临床护理中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感染问题,最终借助适宜合理的治疗手段,将感染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总结
在现阶段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开展中,患者出现感染问题不容忽视,只有针对感染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促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状况,才能够表现出更强的康复效果,规避因为感染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当然,为了更好实现感染问题影响程度的降低,注重切实做好感染防控工作至关重要,要求从常见的感染原因入手,采取相匹配的感染防控对策,以此更好实现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有效保护,确保临床安全。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在临床中应引起高度关注,要求临床医务工作者加大对患者的关注度,营造较为理想的临床环境,规避外界因素带来的各类感染风险,同时对于一些侵入性操作进行无菌化控制,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感染问题,要及时进行临床治疗,优选恰当药物,增强治疗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