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高压氧在老年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思路总结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马壮
[导读] 目的:评价联合呼吸功能训练、高压氧治疗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预后效果
        马壮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评价联合呼吸功能训练、高压氧治疗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08月期间的80例>60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依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联合组,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采取高压氧治疗,联合组采取高压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比较2组老年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体动脉压(mSAP)体肺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改善明显,PaCO2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体肺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改善明显,mPAP、mS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基础上,辅助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体肺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患者临床预后。
        【关键词】:呼吸功能训练;高压氧;老年患者;先天性心脏病;血气指标
        
        本文就我院2018年3月-2019年08月老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评价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3月-2019年08月,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n=80)。纳入标准:(1)>60岁患者;(2)高压氧等治疗患者知情同意;(3)患者身体耐受,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心力衰竭者患者;(2)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3)严重基础疾病患者;(4)丧失配合能力患者[1]。分组对照治疗,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批。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1-70岁,平均(64.50±3.50)岁;心内畸形类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4例,房间隔缺损患者16例,室间隔缺损患者20例。联合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1-72岁,平均(65.20±3.30)岁;心内畸形类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13例,室间隔缺损患者22例。2组老年患者分组资料均衡,P>0.05。
1.2方法
        对照组: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0.22MPa、升压时间20min,30min/次、吸氧2次/d,中间间歇吸空气5min,减压20min,连续治疗2周。
        联合组: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呼吸功能训练。(1)体能训练。指导辅助患者上下楼梯10min/次,早、晚2次,辅助患者户外散步30min/次、2次/d,辅助患者卧床伸展四肢20min/次、2次/d。(2)胸式呼吸训练。向外扩张胸部肋骨2侧,上举肋间外肌、扩大胸廓,训练期间指导老年患者缓慢吸气、抬高胸廓、慢吐气,10min/次、5次/d。(3)腹式呼吸训练。辅助老年患者半坐卧,以鼻呼吸,吸气情况下腹部凸起,呼气情况下腹部凹入,期间胸部不起伏,20min/次、3次/d。(4)憋气呼吸训练。配合胸、腹式呼吸训练,指导鼻深吸气,憋气约4min后以嘴唇缩窄吐气、缓慢呼气,深吸气、慢呼气,10min/次、3次/d。
1.3观察指标
        统计2组老年患者的血气指标以及体肺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
1.4数据分析
        基于SPSS19.0导入老年患者观察指标,指标均值以均数(Mean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分析和(t)检验。P<0.05,数据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联合组、对照组老年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气指标水平改善情况见表1。治疗后组间比较,联合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
  
2.2体肺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联合组、对照组老年患者治疗期间的体肺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改善情况见表2。治疗后组间比较,联合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一直较高,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具有极高的误诊、漏诊风险[2]。受年龄因素影响,老年患者常采取保守治疗[3]。高压氧具有改善微循环、提高血氧分压的作用,广泛用于老年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随着治疗工作的开展,发现辅助呼吸功能训练可以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呼吸功能训练中包括体能、胸式呼吸以及腹式呼吸等训练,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的错误呼吸方式,重建正常呼吸模式,长期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研究指出,呼吸功能训练+高压氧治疗老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预后效果显著,患者血气指标、体肺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明显,具有推行价值[4]。
        综上所述,对比单一高压氧治疗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治疗预后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张丽珍,周宝萍. 家庭参与疼痛管理护理模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6):80-82.
        [2]陈桂艳,吴燕,黎明英,等.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血管造影及超声心动图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3):98,110.
        [3]田苗,曾晓东,张勇,等. 《2020 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管理指南》外科围术期管理策略解读[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0,27(12):1393-1402.
        [4]魏永霞. 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高压氧在老年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0,18(5):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