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呼吸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对其上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改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刘书慧 田玲 张文越 于洋
[导读] 目的 对呼吸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中,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效果进行讨论
        刘书慧  田玲  张文越  于洋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6
        摘要:目的 对呼吸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中,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同时辅以呼吸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和BBS评分差异不大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综合康复治疗进行呼吸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加速患者康复时间。
        关键词:呼吸训练;脑卒中偏瘫;综合康复治疗;上肢运动;平衡功能

        脑卒中在我国患病率在1.1%左右,患者可能会存在吞咽、言语、肢体运动功能等各方面障碍,有一定几率引发死亡。另外,脑卒中也可能引发患者呼吸肌障碍,减少患者肺活量,令患者难以达到心肺适应性标准,影响身体机能的恢复。本研究将以本院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样本,对呼吸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中,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效果进行讨论,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包含男患45例,女患39例,平均年龄为(59.62±3.54)岁。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人。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的对比上,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关节训练,包含翻身、坐起、肢体肌力增强、坐姿平衡、重心转移、步行等功能训练。每天训练5-10分钟,总运动量为40分钟左右,共训练4周。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强调呼吸训练。首先训练吸气肌,最好不通过鼻子呼吸,若感到晕眩,应先平静,再恢复训练。可以通过呼吸耐力训练仪辅助训练,患者用手将训练仪握住,令头保持重力姿势,患者将训练仪咬嘴咬住,达到锻炼吸气与呼气的效果。30次为1组,每天做2组。另外,应重视腹肌的训练,由护理人员将双手置于患者肚脐两侧,和患者呼吸情况相符,令患者缓慢发生,感受腰部束缚力量,护理人员在患者吸气状态下,不断加大阻力。
1.3 观察指标
        应用Fugl-Meyer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上肢运动功能满分为66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上肢功能越完善。同时,应用BBS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衡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总共有14项,包含闭眼站立、坐下等,量表满分为56分,分数高低和平衡能力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BBS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呼吸功能障碍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临床症状,由于脑卒中会导致脑神经元细胞代谢紊乱,降低呼吸中枢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因此往往会对神经中枢产生一定损伤,如果存在感染问题,也会出现呼吸衰竭现象。而且脑卒中患者同时也会因为呼吸肌功能受损,影响到上肢功能,会出现躯干前驱、控制功能下降等症状,使自身平衡能力受到影响。由于上肢运动功能和呼吸肌功能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上,将呼吸训练作为重要的治疗方向。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和BBS评分差异不大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综合康复治疗进行呼吸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加速患者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郭斌,岳增辉,谢志强,谢丽娜,王彭汉,陈乐乐,朱小珊.基于大脑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受体亚型含量与表达观察针刺对大鼠脑卒中痉挛状态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2):577-579.
        [2]李永春.芪龙通络汤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3):187-187.
        [3]冯岚.小组模式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手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3):505-507.
        [4]姚婕,王从安,吕慧.镜像疗法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25(6):701-7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