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翠兰
大庆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4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及满意度。方法:2019年6月-2021年4月,选62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n=31),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n=31),常规护理,比较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降低(P<0.05),护理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护理满意度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一种膝表面置换术。原来的坏软骨被移除,中间加了一个支撑垫,目的是为病人再次提供一个稳定无痛的关节[1]。此外,对于部分肢体异常的患者,异常力线可以修正为正常力线,这是TKA的方法[2],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预防感染。本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及满意度。
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2019年6月-2021年4月,选62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n=31),46-82岁,男:女=13:18,对照组(n=31),46-82岁,男:女=17:14,签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护理,配合完成手术麻醉,手术操作等护理。
研究组:进入手术室患者会感到紧张和害怕,护士应该及时安慰病人,告诉病人手术的安全性,减少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护士应该注意尊重和保护病人的隐私。在手术中指导患者的手术体位,如果手术时间长,或者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可在受压迫的部分垫保护垫,低体温会增加应激反应的发生,因此在手术中可使用加温手术床,或者使用保温毯,对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和血液等进行预热,如果需要输血的,要对血液进行预热。并且每次使用手术室要对手术室、手术室内的仪器、手术床等进行严格的消杀,对手术中使用的器械,一次性的进行处理,非一次性的需要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减少污染源的产生。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被压缩、脱落、扭曲、折叠。手术切口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细菌会大量繁殖。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配合,减少止血时间,严格规范输送设备,缩短整个操作过程时间。
1.3观察指标
比较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率(%)表示,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低(P<0.05),见表1。
.png)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见表2。
.png)
3.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骨科整形相对较大的四类手术,手术相对复杂,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全膝关节置换术通常用于严重的骨关节炎、内翻畸形、O型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嗜血性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手术损伤较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后果可能更为严重,因此必须严格预防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手术中一旦出现各种错误,很容易引起切口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功能恢复和健康。
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降低(P<0.05),护理满意度提高(P<0.05)。证明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手术室护理干预主要通过体位、低体温,以及术中引流管,器械等进行有效地护理,以达到降低切口感染,和手术并发症的目的。手术室护理,主要是可以对病人的依从性进行显著的提高,使病人的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态度,更配合完成手术。并且对患者进行保温、体位、呼吸护理,减少静脉血栓形成和压力性低温损伤的发生率,注意呼吸顺畅,减少肺栓塞,无菌操作,可以有效减少伤口感染发生率。通过全面有效的护理,达到护理目的,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瑶枢. 临床路径为指导的护理策略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v.29(13):106-109.
[2] 史凌云, 卢智, 杨益. 加压冷疗护理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9, 34(11):46-48.
[3] 季蔚青, 张杰超, 邓大明.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素的效用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 23(05):807-810.
[4] 居静, 王莉莉, 蒋芳芳.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 贵州医药, 2019, 043(012):2007-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