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兰慧 阳敬(通讯作者)
[导读] 中医药学在古代一直都是我们国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近现代以来,随着西医西药传入我国,中医药学逐渐被替代
        兰慧  阳敬(通讯作者)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云南蒙自  661199)
        摘要:中医药学在古代一直都是我们国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近现代以来,随着西医西药传入我国,中医药学逐渐被替代,学习中医的人越来越少,作为我国医学文化的历史瑰宝,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对中医药学进行开拓和创新,以让它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的时代展现出传统中医药学的魅力。本文将对《中医药学概论》这门课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该课程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该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以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中医药文化,在未来的医药工作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中医药学概论;改革;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主体
        《中医药学概论》实际上是一项涵盖内容非常广泛的课程,主要是由中医学、方剂学、中药学、中成药学这四大学科组成。其中每一门学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好这门课程,不但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中医药学的魅力,从而投入到中医药学的学习中去,为未来推动我国的传统中医药学发展做出贡献。而作为教育者,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调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上课学习效率,引发他们对中医药学的学习兴趣作为主要研究任务。
1.高职院校现状分析
        作为高职院校甚至大学院校这类型的学习课堂,里面的学生最明显的差异就是文化基础知识的不同,里面的学生都是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里面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而且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去上课[1]。许多学生会觉得自己已经来到了高职院校,再怎么认真学习也就这样了,因此,即便是专业课,也只抱着“过关”的心态,甚至一部分学生可能连自己的专业课老师都不认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不强烈也是造成他们不认真学习的一个主要原因[2]。总之,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我们需要教师去好好的做出引导,让他们在即使是在高职院校中,也需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认真加以学习。
2.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单一的教学手段
        《中医药学概论》这门课程含有大量的理论基础知识,尤其是在药材方面,我们都知道中医主要是以各种药材为主,因此在上课时,需要以各种药材作为实物来进行分析。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不足,在上课时会缺少许多药材的实物演示,没有了实际的药材,更别说再具体讲述它的产地、功效了[3]。而对于一些难以在课堂上展示的稀缺、名贵药材,教师往往是通过图片的形式给学生分析,虽然在教学上取得了短暂的效果,但是长此以往,是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2.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中医药学在中国已经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因此,在它的课程中,还兼具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在里面,很多药材还强调要重视补人的精气神,这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都是一项难题,更别说要学好、学精,简直是难上加难[4]。长期的学习困难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如今西医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医药学以后的择业问题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事情,种种问题加在一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学习内容繁琐,课程学时不足
        我们都知道中医药学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尤其是含有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弄懂,除此之外,不论是中药学还是中成药学都有大量的常用药材和中药配方需要熟记背诵,这些知识,教师在讲授时就已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完全讲完,更别说留给学生背诵的时间了。

这样下去,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单一的进行死记硬背,无法真正理解药材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中医药学改革的内容
3.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很难真正融入到课堂里。长此下去,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无法专心,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强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讨论,给每组设置一个问题,让他们围绕这一个问题自己思考解决办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设置的问题中涵盖需要学习的知识,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同时掌握医药知识[5]。而且在每堂课结束之后教师都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个问题,在下一堂课的时候进行小组抽查讲述,这个问题中可以包含下一课堂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充分给予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时间,引导他们不断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多实物展示药材
        在对药材的分辨学习中,尽量找出每一个药材的实物进行展示,尤其是那些容易被混淆的药材,可以把两者同时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到药材,并提问学生两者的不同之处和不同的功效。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眼、手、鼻来对药材做出一个简单的分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3完善考核制度
        我们知道中医药学强调的不仅仅是背诵和考试,更是学生对药材知识的灵活运用。因此,在中医药学这门课程的考核中,我们也不能完全以考试分数为评判标准,这只会让他们过于去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不是我们最初想要的结果。最重要的是要学生能够将药材用于实践中,比如看到一个药材,学生想到的不仅是它的功效和用途,更多的是它具体可以治疗什么样的疾病,这才是我们教授中医药学的本意。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时,要把学生的实践应用和理论知识放在同一位置,摒弃从前专注分数论的思想,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学习到专业技术,将来成为一个专业的医学人才。
4.结语
        总之,中医药学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要想使学生学好学精,培养出更多专业的中医药学人才,我们还需要做的有很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把更多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还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做出进步,才能让中医药学不至于被时代淘汰,在未来的医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苌沛森.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实践思考[J]. 求知导刊, 2019, 000(007):55-56.
        [2]邱麒, 邱麟. 高职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 526(19):37-39.
        [3]宫帼唯. 生物工程学院药学专业《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改革实践[J]. 轻工科技, 2019, 000(002):143-144.
        [4]高艳霞. 信息化条件下混合式教学 在高职中医药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 37(09):61-63.
        [5]阳敬, 兰慧.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中医药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 15(35):171-172.
        基金项目: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o.XJ201713);红河州教育教学基金项目(No.1352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