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付毅
[导读]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付毅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作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护理),比较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患者SF-36评分增加,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乳腺肿瘤;个性化护理;术后疼痛;生活质量;并发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individualiz-
ed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nursing of breast tumor.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undergoing breast tumor surger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1.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and observation group (personality care) by digital random table method, and the postoperative pain,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RESULTS: VAS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opera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4.00% lower than 12.00%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nursing, patients' SF-36 score increas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nursing of breast tumor is remarkable and worth popularizing.

        【keywords】Breast tumor;Personalized care;Postoperative pain;The quality of life;complications

        “乳腺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女性,具有良性、恶性区别,约3/4的良性肿瘤为乳腺纤维腺瘤,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为乳腺癌,恶性肿瘤预后较差[1]。乳腺肿瘤最理想的治疗方式是手术,不同类型的乳腺肿瘤采用的手术方式有所差别。乳腺肿瘤术后无论是开放式手术,还是微创手术,均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同时影响乳房形状及外观等,对于女性患者造成的心理影响比较大,并且术后疼痛明显,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手术康复[2]。因此,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术后康复情况、疼痛程度等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促进手术康复,减轻术后疼痛,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3]。本研究对5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术后护理,通过对比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讨论个性化护理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乳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病例数50例,时间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每组25例。观察组全部为女性,年龄26岁-57岁,平均年龄(43.45±2.05)岁,病程3个月-10个月,平均病程(5.45±1.05)个月。病灶位置:左侧15例,右侧10例。对照组全部为女性,年龄26岁-58岁,平均年龄(43.37±2.15)岁,病程3个月-10个月,平均病程(5.15±1.15)个月。病灶位置:左侧14例,右侧11例。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1)病理诊断、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乳腺肿瘤;(2)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3)患者对研究知情,自愿接受手术及护理方案;(4)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或麻醉药物过敏;(2)妊娠期、哺乳期女性;(3)依从性差,不配合研究;(4)合并其它类型肿瘤疾病;(5)临床资料不全。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定时查看患者手术切口恢复情况,详细记录有无渗液、溃疡、感染等问题,及时反馈医生做出有效处置。定时为患者测量血压、血糖,监测生命体征。给出饮食及运动建议,不做具体规定及强制要求。遵照医嘱为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抗感染药物等。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于疾病、术后康复相关问题。
1.2.2观察组
        本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护理内容及方式如下:(1)健康教育:对患者乳腺肿瘤与手术认知情况、了解情况进行掌握,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特别指出乳腺肿瘤手术康复的注意事项及自我护理要点,通过以往成功手术治愈的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鼓励,提高患者术后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术后治疗及护理干预,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整体治疗效果。(2)心理疏导:术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估,了解患者因为疾病和手术导致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结合患者兴趣爱好、职业情况、家庭背景等给予个性化的心理干预,通过患者感兴趣话题为切入点,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引导并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想法,释放精神压力,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缓解不良情绪。(3)疼痛护理:准确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根据患者疼痛耐受能力及术后切口恢复情况,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对疼痛强烈且不耐受患者可遵照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或指导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对于疼痛轻微,稍微不适的患者可提供感兴趣书籍、杂志,观看视频等,分散注意力。嘱咐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谈,给予亲属关怀,在休息时播放轻缓音乐,促进睡眠。(4)饮食干预: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及口味偏好,制定个性化食谱,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增强体质与抵抗力,促进手术切口愈合,缓解疼痛。
1.3观察指标
        比较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术后疼痛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得分范围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强烈。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分,满分100分,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各占25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VAS评分与SF-36评分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发症发生率使用数(n)或率(%)表示,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处理,分别进行t检验和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如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如表2。

2.3 生活质量比较
        生活质量比较,如表3。

3讨论
        乳腺肿瘤发病率很高,多数为女性病例,是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类型之一,典型症状是无痛性肿块,容易被患者忽略,耽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恶性肿瘤,恶性程度大,预后比较差[4]。乳腺肿瘤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方案,良性乳腺肿瘤手术后可获得理想效果,恶性乳腺肿瘤手术后需要根据病理情况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以此提高综合疗效,改善预后,预防复发[5]。乳腺肿瘤手术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肿瘤需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常见的乳腺肿瘤手术包括全乳房切除术、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淋巴结清扫术以及纤维腺瘤切除术、乳腺导管解剖术等[6]。手术治疗乳腺肿瘤的效果相对理想,但是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且术后恢复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疼痛感强烈,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均造成影响[7]。术后护理措施的应用对于乳腺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影响很大,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仅在合理用药、日常看护、饮食及运动建议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帮助,且不做强制规定,护理操作方式相对单一、简单,无法满足每一个患者的护理需求,整体护理效果有限[8]。个性化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一种新型模式,强调的是在护理工作中围绕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措施,通过结合以往临床案例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识,明确术后疼痛的原因,及康复护理要点,提高依从性,增强疼痛耐受度[9]。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可采用看报、读书、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与患者聊天和了解其心理问题,结合疾病给予个性化心理疏导,释放精神压力。个性化食谱可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抵抗力,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和病情康复。
        本研究中,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适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说明个性化护理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实际效果更加突出,尤其是在缓解疼痛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应用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丹丹,李宛幸.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特别健康,2021,3(3):254.
        [2]胡毅丽.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20.4(24):201-202.
        [3]王红.分析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心理医生,2018,24(13):216-217.
        [4]姚静.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9,6(12):111-112.
        [5]刘广慧.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母婴世界,2020.34(6):3,5.
        [6]陈宁.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J]. 特别健康,2020.3(15):240.
        [7]王洪艳.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5):252-253.
        [8]马吟.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 母婴世界,2018.5(5):180.
        [9]郭燕.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5):150-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