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李冬梅
[导读]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李冬梅
        黑龙江省漠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 漠河市 165399
        【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住院且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收缩期流速峰值、舒张末期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下肢静脉血管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上,彩色多普勒超声具备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长期卧床、偏瘫患者的最常见并发症,患者伴有下肢疼痛和肿胀症状,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延长了患者的病情康复时间,影响预后。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是非常关键的。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逐渐运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上,且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诊断价值[1-2]。现将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主要对象,进一步研究和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对象是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住院且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35~84岁,平均(52.48±2.36)岁。对照组对象是同时间段内在我院住院未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共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3~82岁,平均(52.11±2.24)岁。通过对比两组的相关基础性资料,P>0.05,说明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使用的检查仪器为GE S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时,取患者仰卧位,采用二维超声对患者下肢血管的走向、管壁形态、管壁内膜、厚度和血栓回声等进行扫查。同时对下肢各静脉血管内径进行横切面和纵切面扫查。探头加压,对静脉管腔是否压闭进行观察,并加用彩色血流显示。对于无法呈现的血流信号,挤压患者的远段肢体,观察血流是否通畅。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并对比两组的收缩期流速峰值、舒张末期速度和血管阻力指数。
        对两组的股总静脉内径、下肢股浅静脉内径、内侧腓肠静脉内径、股周围静脉近段内径进行测量,并进行组间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数据以[n(%)]表示,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收缩期流速峰值、舒张末期速度更大,血管阻力指数更小,两组对比差异显著,见表1。
       
2.2比较两组的下肢静脉血管内径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股总静脉、下肢股浅静脉、内侧腓肠静脉、股周围静脉近段内径均相对较大,差异显著,见表2。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长期卧床患者、偏瘫患者或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性较高。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及时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影像学技术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诊断技术,以往主要采用X线检查,但X线检查的辐射较大,对于一些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无法运用X线检查[3]。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发展,且愈发成熟,彩色多普勒超声逐渐运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中,且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收缩期流速峰值、舒张末期速度较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高,血管阻力指数更小,并且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下肢各静脉血管内径更大,这说明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彩超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近年来逐渐运用到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上,因其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备受广大患者的认可。并且,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操作简单,患者可重复接受检查,而且可对患者的病情实施动态观察,从多个角度了解下肢各静脉血栓的走向和分布情况,还可以清晰的观察静脉腔内的血流速度及血流情况,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4-5]。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具备可行性,且操作简单、便捷、无创,具备临床借鉴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简继红,黄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7):2460-2461.
        [2]雷春香,李奎光.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04(03):147-148.
        [3]姜慧.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探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11):151-153.
        [4]张艳,杨俊萍,张均.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02):248-249.
        [5]陈畅.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03(02):225-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