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联合常规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鞠春红
[导读] 目的 探讨分析心脏康复联合常规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鞠春红
        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心脏康复联合常规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脏康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心功能,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为85.42%,前者高于后者(P<0.05),研究组LVEF、LVF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心脏康复联合常规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心脏康复;常规治疗;临床疗效;心功能
        缺血性心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是冠心病的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是指由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心肌长期缺血缺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采取及时早期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虽具有一定疗效,但对患者心功能改善较为不明显。研究发现,于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心脏康复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1]。基于此,本研究即分析探讨了心脏康复联合常规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背景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48例,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2.38±8.46岁)和研究组(48例,男性27例,女性28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62.56±8.3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作对比。本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给予改善心肌缺血及代谢,纠正心律失常、心衰,预防心肌梗死等治疗,使用药物为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脏康复治疗,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NYHA心功能分级等制定康复方案,运动强度以最大心率的60%~80%为指标,并通过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最高心率=(220-年龄),运动项目:散步、爬楼梯、慢跑、自行车、太极拳等。运动阶段:早期运动:运动一周,强度逐渐从轻度增加至中度,在确保患者无症状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时间控制在20min内,3次/周,避免诱发心力衰竭;中期运动:运动持续6周,强度逐渐增加,在确保患者无症状的情况下,指导患者练习有氧运动,20~40min,每周3次;家庭运动:指导患者出院后继续坚持训练,如适当做家务、散步、打太极等,强度不宜过大,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并对数据作以分析。临床疗效评价标准[2]:治疗完成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以上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以上为有效;未满足以上标准为无效。心功能主要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为85.42%,前者高于后者(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研究组LVEF、LVFS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心肌病是心内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是指由于冠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长期缺氧缺血,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导致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一系列表现的综合征,常见诱因有冠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主要分为充血型和限制型两种类型,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需对其采取及时早期的治疗。研究发现,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运动耐量显著下降40%~60%,运动耐量下降与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患者的心脏康复十分重要[3]。
        心脏康复现已成为现代心脏病整体治疗的重要部分,可通过患者自身的活动提高心脏功能,并运用各种康复医疗手段,缓解临床症状,预防和减轻功能性残疾。可使患者恢复适当体力、精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患者尽快独立生活。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为85.42%,前者高于后者(P<0.05),研究组LVEF、LVFS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心脏康复治疗是切实有效的。
        综上所述,针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心脏康复联合常规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小利.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9,026(007):899-900.
        [2]余江水、方娟娟、王绵绵.心脏康复联合常规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033(022):65-67.
        [3]张金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运用心脏康复治疗对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008(012):4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