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加措 央金
西藏那曲市藏医院 852000
【摘要】目的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应用藏医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及研究。方法 于本院收治的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中筛选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西医及藏医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应用藏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接受西医治疗的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选择藏药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表现优异,值得推广并应用于疾病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藏医;治疗效果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是因急性或是亚急性胆囊炎多次发作或者胆结石持续作用导致胆囊功能异常诱发的病症,大部分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如果患者无严重临床症状,未对生活产生明显影响时通常接受药物保守治疗。藏医将本种疾病归为“痞病”范畴,具体是指在内外因素综合影响下,导致机体内三种主要因素赤巴、培根、隆间(藏医名词)动态失衡从而致使发病。发病后,营养和精华物质无法正常被吸收,会混入胆汁中进入胆道系统中,持续进行沉积,同时在“隆”影响下形成小块石头状物体存在于胆道系统中[1]。临床应用藏药对疾病进行治疗获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接受常规西药及藏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收治的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中筛选5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计算机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7例、8例,32-67岁,均值(46.83±2.24)岁;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5例、10例,34-69岁,均值(47.03±2.18)岁。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比较,未发现较大差异(P>0.05),具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遵照医嘱计量及方法服用药物,可选利胆素、消炎利胆片、熊胆胶囊等药物,腹痛严重患者可给予颠茄类药物缓解,存在感染患者接受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接受藏医治疗:选择藏药破瘤月晶散、十味黑冰片丸及十一味诃子丸治疗。其中破瘤月晶散胶囊主要组成成分包括:印度獐牙菜、诃子、黑冰片 、兔耳草、波棱瓜子、广木香、渣驯膏、煅贝齿、石榴子、草红花、制寒水石。 11 味药物混合磨制成粉末,灌入胶囊后服用。每颗胶囊含药物0.25g,药物每日服用1次每次4 粒,要求晚餐后60min开水顺服。十味黑冰片丸主要成分包括波棱瓜子、黑冰片、光明盐、熊胆、石榴子、肉桂、诃子、止泻木、荜茇等。将熊胆外药物磨成粉末过细筛后混入熊胆粉加入蒸馏水制成丸并进行干燥处理。每丸药物重0.3g,每日服用1次,每次4丸,清晨空腹开水顺服。十一味诃子丸主要成分包括:唐古特乌头、角茴香、波棱瓜子、诃子 、渣驯膏、黑冰片、麝香、草乌嫩苗、酸藤子 、蔷薇花、石榴子组成,麝香单独磨粉,其余药物混合研制成粉,过细筛后和麝香粉混合,加入蒸馏水制成丸并进行干燥处理。每丸药物重0.3g,每日服用1次,每次4丸,午餐前开水顺服。
两组均连续治疗15d后评价治疗效果。
1.3 指标观察
参照B超结果和临床症状以显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B超检查未存在炎症表现或是残余结石)、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B超检查炎症反应大部分缓解,结石显著缩小)、无效(未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评价治疗效果,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汇总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接受SPSS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西医及藏医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有效率,对照76.00%,观察组96.00,两组相比对照组更低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png)
2.2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分析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于临床常见及发生率较高的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右上腹)肿痛或是隐痛,部分患者伴随发热、胆囊位置绞痛,进食后还存在嗳气和腹胀表现[3]。
临床实践证实,藏医药物排石具有止痛效果迅速、排石效果理想、消炎利胆且不需要忌口等优点,还有助于避免疾病反复发作。藏医治疗机理为清热利胆,化石并溶解排出结石,发挥脾胃保护作用,强化机体消化能力,主要原则未和降通腑、疏肝、利胆。药理研究证明,十味黑冰片丸有助于促对胆汁分泌、胆囊收缩,可使弛胆道括约肌尽量松弛。十一味诃子丸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特别对于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杀菌效果更佳。破瘤月晶散胶囊能够有效溶解胆固醇,服用后能够促进结石排出,同时强化患者消化能力,降低结石再次发生[4]。联合用药能够强化机体新成代谢作用,提升胆汁分泌能力,强化脏腑技能活力。藏医以相对独立理论作为指导,药物治疗重视疏肝利胆、温胃益阳、解毒、清热、祛痰化湿,可发挥良好的结石溶解和排出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选择藏医治疗,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表明藏医使用药物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理想。
综上,慢性胆囊炎胆石症选择藏医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理想,值得重视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清雄. 不同胆囊三角解剖入路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效果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v.24(19):123-125+133.
[2]徐丽苹, 于会生. 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 慢性病学杂志, 2020, v.21(4):149-150+153.
[3]孙治宇. 消石利胆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0, v.15;No.132(12):95-97.
[4]钟盛良, 何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26(33):67-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