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花季儿童遗尿脐贴联合行为训练在儿童遗尿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李卓运
[导读] 目的:评价医花季儿童遗尿脐贴联合行为训练在儿童遗尿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李卓运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目的:评价医花季儿童遗尿脐贴联合行为训练在儿童遗尿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2月-2021年2月,儿童遗尿症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去氨升压素片,行为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医花季儿童遗尿脐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研究组MBC指标高于对照组,BC、DI、MDS指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花季儿童遗尿脐贴联合行为训练在儿童遗尿症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应用更方便,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值得推荐应用。
        关键词:医花季儿童遗尿脐贴;行为训练;儿童遗尿症;效果
        儿童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疾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儿童遗尿症也可能伴有多系统的功能、行为异常,因此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关注的重点。目前西医的治疗主要采用去氨加压素等药物治疗,其临床作用起效快、针对性强,但是停药后的复发率高,且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等也成为争议。我国中医药具有悠久历史,在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且中药的应用安全性高。本文主要评价医花季儿童遗尿脐贴联合行为训练在儿童遗尿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时间2020年2月-2021年2月,儿童遗尿症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0年2月-2021年2月,儿童遗尿症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儿5-14岁,平均(7.92±0.36)岁;男性50例,女性40例;病程4个月-6年,平均(3.58±0.59)年。观察组患儿5-15岁,平均(7.99±0.45)岁;男性51例,女性39例;病程6个月-7年,平均(3.62±0.13)年。上述两组一般信息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给予去氨升压素片,起始剂量0.2 mg/d,根据病儿情况及疗效调整剂量,最大剂量0.6 mg/d;每天1次,睡前服用。
        观察组应用医花季儿童遗尿脐贴联合行为训练,具体操作如下:行为训练,白天患儿可正常饮水,睡前则控制饮食、水果、饮奶等行为。白天尽量安静,避免过度活动,白天可指导家长带领患儿进行阅读、手工等较安静的活动。睡前排空膀胱,无论是否有尿意,都让患儿尽量排空膀胱;夜间定时叫醒患儿排尿1 ~2 次,每次需完全叫醒,尽量让患儿自行如厕,避免意识不清醒在床旁排尿。医花季儿童遗尿脐贴,每天晚上8点贴敷,次日8点揭下即可,保证药物在身体上8-12个小时。
1.3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效果,经治疗后2周内患儿无遗尿发生,或可以自觉觉醒进行排尿,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经治疗后遗尿次数减少90%及以上,可以自觉觉醒,为显效;遗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89%,容易叫醒,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两组治疗前后,最大膀胱测定容量(MBC)、膀胱顺应性(BC)、逼尿肌不稳定收缩(DI)、排尿期逼尿肌 - 括约肌协同性(MDSC)指标变化比较。
        跟踪随访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儿复发率。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MBC、BC、DI、MDS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MBC指标高于对照组,BC、DI、MDS指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跟踪随访复发情况
        跟踪随访3个月,研究组复发3例,复发率3.41%;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13.92%;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童遗尿与遗传、精神、膀胱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系,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健康发育等造成严重影响。去氨加压素目前是临床一线推荐的治疗方案,该药主要作用机制是改善遗尿儿童夜间多尿问题,有效率70%左右;但是停药后容易复发,且药物的副作用及依从性等也影响远期的治疗。
        我国中医具有悠久历史,从中医角度讲,小儿遗尿属于“遗溺” “遗尿” “失禁”范畴,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且发育不全,营卫未充,一旦受到外邪等入侵,影响脾胃、肾脏等,导致肾气亏虚、脾肺气虚。小儿遗尿病位虽在膀胱,但与肺、脾、三焦、肾等脏腑密要相关。本次应用的脐部敷贴中,组方中益智仁味辛性温,温补脾肾,固精气,缩小便,乌药味辛性温,调气散寒,可除膀胱肾间冷气,助膀胱气化止小便频数,山药味甘性平,健脾补肾、固涩精气,三药合用温肾祛寒,使下焦得温而寒去,膀胱之气复常,约束有权,溺频遗尿可愈。但以上药力单薄,加用具有补肾缩尿之功用的桑螵蛸、菟丝子、山茱萸、覆盆子、金樱子,增强缩尿止遗之功。人参、黄芪补脾气。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肾,缩泉止遗之功。现代药理发现,益智仁、桑螵蛸具有抗利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甘草可抑制平滑肌收缩,起到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的作用。且脐部是重要的穴位,药物吸收率高,且安全,使用方便。同时,我们结合行为干预及膀胱功能训练,不仅可以改变患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及排尿习惯、减轻患儿心理压力、不断增强患儿控制遗尿的信心与能力,还可增强医疗人员、家长、患儿之间的互动性,从而达到治愈或改善患儿遗尿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研究组MBC指标高于对照组,BC、DI、MDS指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医花季儿童遗尿脐贴联合行为训练在儿童遗尿症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且应用更方便,安全性高,值得推荐应用。本次研究样本数量偏少,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偏倚性,且缺乏远期跟踪数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及随访时间。

参考文献
        [1] 贾小红.去氨升压素联合奥昔布宁治疗儿童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2):1572?157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301.
        [3]梁巍,张楠,李娜.遗尿贴穴位贴敷治疗儿童遗尿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1):88?89.
        [4]戴伲伲,赵伟青.穴位贴敷配合艾灸及护理干预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12):31?32.
        [5]梁巍,张楠,李娜.遗尿贴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小儿遗尿症(肾气不足)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3):148,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