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辛福泽 李强 郭震 王明华
[导读]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
        辛福泽    李强    郭震   王明华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参照组应用中间入路,研究组应用侧方入路;两组手术临床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侧方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效果显著,大大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并发症低,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推荐和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不同入路手术;右半结肠癌

        近几年由于饮食习惯,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造成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右半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右半结肠肠腔粗大、无明显梗阻情况,从而导致病情不易被察觉、治疗延迟等情况。随着腔镜技术在临床的不断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腹腔镜不同入路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成为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观察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研究时间2018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研究时间2018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42例;参照组年龄35-76岁,平均(58.91±3.28)岁;男性25例,女性17例。研究组年龄38-74岁,平均(59.02±3.11)岁;男性26例,女性16例。上述两组一般信息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中间入路,患者头高脚低位,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采用腹腔镜常规操作,建立气腹;在脐部的正下方4cm处,建立穿刺孔,将Trocar管、腹腔镜置入;然后分别在脐上5cm水平、腹直肌左外缘交界位置,做穿刺孔位主操作孔,左右麦氏点穿刺做辅助孔。在中间进行入路进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头高脚低位,网膜推向头侧并向下牵拉小肠,从而形成较大手术操作区域,提起回盲部系膜的基础上行血管结扎;然后对周围的淋巴结进行清扫,拉出右半结肠切除。
        研究组应用侧方入路,基础操作与对照组一致,取右半结肠癌患者头低脚高仰卧体位,从Toldt间隙游离完全盲肠、升结肠、回肠末端,改变患者体位至头高脚低仰卧体位,离断肝胃结肠韧带,右半结肠游离完全后结扎血管、清扫淋巴结,改患者平卧位并于脐上正中做切口拉出右半结肠。
1.3观察指标
        两组手术临床情况比较,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临床情况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右半结肠癌是原发于右侧结肠的癌性病变,目前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传统采用开腹手术,其创面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预后及治疗效果。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临床通过腹腔镜手术可以达到有效的淋巴结的清扫,目前中间入路和侧方入路是腹腔镜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常用的术式,对于两种不同入路临床的应用仍存在的一定的争议。
        对于右半结肠癌的治疗,成功实施右半结肠癌系膜解剖是关键,中间入路法,即以回结肠血管为起点,沿肠系膜上静脉为解剖标志,裸化肠系膜血管,进入外科平面,依次完整切除整个结肠系膜。符合“先离断滋养血管,远离肿瘤”的肿瘤外科手术原则,达到肿瘤不接触,完成手术。但是对于肥胖患者,腹部脂肪较厚,脂肪堆积较多,导致解剖层次不清,手术可能会无法进入正确的手术层面,手术难度相应的增加;同时对于不确定是否可以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如果贸然离断肿瘤区域的血供,可能会导致部分结肠缺血坏死等,容易影响患者的预后。中间入路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操作时间长,手术难度高,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高。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学者提出可以通过侧方入路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治疗,侧方入路能够较好地弥补上述不足,手术时经回盲部游离,有效的保护血管;且侧方入路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路径相同,手术操作的可控性较好,也有效的解决中间入路中肥胖患者的腹部脂肪层过厚等问题,保证手术的视野清晰,避免超声刀对患者腹腔内的脂肪造成灼伤,大大降低了手术损伤。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侧方入路术式并不会增加术后的并发症,且疗效较好。但是两种入路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基本一致,手术效果无明显的影响。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侧方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效果显著,大大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并发症低,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推荐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夏荣,黄石川,谢楚平,等.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20,55(2):213-216.
        [2]  林中满,王德奋,吴惠慈.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方式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9):2941-2944.
        [3]  徐溢新.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和尾侧入路术式治疗老年右半结肠癌的效果与安全性比较[J].中国处方药,2019,17(12):117-118.
        [4]  喻鑫,张佳佳,曹先东.腹腔镜下不同手术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比研究[J].贵州医药,2017,41(12):1317-1318.
        [5]  Juo YY,Hyder O,Haider AH,et al. Is minimally invasive colon resec-
tion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approaches? First comprehensive national
examniation with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J]. JAMA Surg,2014,
149(2):177 -184.
        [6]  赫永金,吴庆良.侧方入路与中间入路在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6):1233-1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