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哈尔滨市第六医院(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150036
【摘要】目的 分析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6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选取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比较两组检验效果。结果 两组的CCP平均值、RF平均值、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G(IgG)、CCP阳性率和RF阳性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类风湿关节炎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bined immunoassay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6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from March 2020 to March 2021, and 65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immunological test, and the tes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ean value of CCP, mean value of RF, complement C3, complement C4, IgG, positive rate of CCP and positive rate of RF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o g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immunology test combined dete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agnosis effect of patients, has the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immunological test; combined detection; rheumatoid arthritis
类风湿关节炎是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致残率高,容易反复性发作,该病可以累及全身多个关节,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关节畸形、关节炎和晨僵等,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水平【1】。该病当下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只能通过早期诊断,早期临床干预,来对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改善,来对患者的致残率进行降低,基于此,探索科学有效地诊断方式具有积极意义【2-3】。本次研究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对象,分析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6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选取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18±5.89)岁;观察组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57.76±5.13)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检查前一天令两组人员均正常饮食,晚餐以后令患者禁食,确保空腹时间达到8-12个小时,于第二天清晨状态下,取患者肘静脉血,含量为3毫升,对采集到的血液展开离心处理,将离心时间控制在20分钟,将转速设置为每分钟3000r,分离出血清,备用。两组人员的样本均需要尽快完成检测。测量补体C3、补体C4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方法为应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以及相配套的试剂(来源于西门子公司),采取免疫比浊法检验上述各项指标,以说明书为标准展开各项操作,其中当补体C3处于0.9-1.8g/L时代表正常,当补体C4处于0.1-0.4g/L时代表正常,当IgG处于7-16g/L时代表正常。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方法为采取子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以及相配套的试剂(来源于西门子公司),当RF浓度高于20IU/mL时被判断为阳性。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检测方法为采取cobas e 602罗氏化学发光仪器与相配套的试剂,当CCP的浓度高于17U/mL时被判断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CCP、RF指标和免疫指标水平:观察记录两组的CCP平均值、RF平均值、补体C3、补体C4和免疫球蛋白G(IgG),展开组间对比。评估两组CCP和RF阳性检出情况:观察记录两组CCP和RF的阳性检出例数,对比各项阳性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取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检验,(P<0.05)时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CPP和RF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CCPP平均值、RF平均值和IgG均高于对照组,补体C3和补体C4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png)
2.2 两组CCPP和RF阳性检出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CCP阳性率和RF阳性率相比,观察组均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png)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在临床尚无能够根治的药物,及时诊断患者病情,及时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该病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基于此,在该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引入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具有重要意义【4-6】。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检测来说,类风湿因子(RF)是其自身抗体,该指标的特异性比较低,且该指标与人们的年龄呈现出正相关【7】;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度,人体中含有的最重要的免疫抗体之一即为免疫球蛋白G,该指标可以反映出患者机体存在的实际免疫情况,临床医学者可以通过补体C3和补体C4来对患者机体的免疫性展开特异性评估。近些年来,有研究表明【8】,体液免疫与该病的发生和进展之间关系密切,故而,采取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反映出患者机体的实际情况,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诊断效果,便于及时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提升预后【9】。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的CCP平均值、RF平均值、补体C3、补体C4和免疫球蛋白G(IgG)、CCP阳性率和RF阳性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应用有利于优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有利于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给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闫晓琳.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2):108-110.
[2]潘凌子.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应用SYM-BIO免疫分析仪的诊断价值评估及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4):111-112.
[3]周茂锋.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免疫学检验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0):1824-1825.
[4]雷秀丽.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6):100-101.
[5]赵晓芬.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04):605+607.
[6]梁燕,聂石婵,黄志达,等.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8,39(1):43-45.
[7]邢智丽.免疫学指标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9):1697.
[8]杨浩,黄林燕,蒙国煌,等.联合免疫学检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研究[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7(1):93-94.
[9]张健.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18,8(7):232.